孙宝国
中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问题易发期,食品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并且会长期存在,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是零容忍,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但是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发达国家也一样。
客观上讲2008年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食品安全事件以来,我们国家加快了食品安全法治建设速度,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社会共治,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效果非常显著。近几年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可控,并且在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很多中国老百姓的感觉并非如此,老百姓感觉的风险与实质风险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中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是好的,但老百姓的感觉基本上是差的。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监管问题,而是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着最大挑战之一是老百姓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满意度不高,放心不下甚至害怕,恐惧心理在加重,谈到食品安全很多人往往情绪激动,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在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相对匮乏,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真假是非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前段时间八条腿的鸡的信息信以为真,并曾转发、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加强食品安全宣传为消费者答疑解惑是一项重要性不亚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可以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
很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不放心,很反感,甚至很害怕。有人经常问我能不能不用食品添加剂,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们能不能不喝可乐、不喝汽水、不喝啤酒、不喝干红、不吃冰淇淋、不吃巧克力、不吃面包、不吃饼干、不吃馒头、不吃油条、做饭不用食盐、不用味精、不用鸡精,这些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这些食品当中都有食品添加剂,所以,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归根到底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好的问题。第二,谈一下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首先要强调的是凡是列为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添加剂按规定使用都是安全的,如果不按规定超量超范围使用就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是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从来就不是直接吃食品添加剂,也不是直接喝食品添加剂,而是在食品加工过程当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或者说食品添加剂是用来制作食品,不是用来直接吃的,也不是用来直接喝的。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是豆腐,卤水豆腐我们吃,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是用来做豆腐的,做豆腐没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卤水拿来喝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杨白劳的结局。
第三点要谈的是,有的食品添加剂也可以解决我们大家担心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说松花蛋这是我国的传统食品,除了可以直接吃还可以做成皮蛋瘦肉粥,还可以做成皮蛋粽子等食品。但传统工艺生产的松花蛋铅含量往往超标带来食品安全风险,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可以生产出无铅松花蛋,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采用了砷的食品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