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期间,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压实经营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诚信、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延庆区市场监管局现就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一是致网络交易经营者:严守合规底线,诚信开展经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电商平台需切实履行审查核验义务,加大对平台内经营者主体信息的审查力度,确保营业执照、经营许可等信息真实有效。加强算法合规管理,提升促销规则透明度,健全商家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合理诉求。
规范促销行为与价格标示。促销规则应简明易懂,清晰标示活动期限、满减条件、优惠券限制等关键信息,杜绝模糊表述或隐藏条款。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真实标注促销价与基准价,严禁“先涨价后降价”等价格欺诈行为。不得组织“刷单炒信”、虚构交易数据,禁止使用“国家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
强化商品与广告管控。建立商品质量管控制度,严格查验进货凭证,及时下架假冒伪劣、违法违禁商品,重点规范食品、药品、医疗美容等特殊品类经营。完善广告审核机制,明星代言、直播营销、“达人种草”、“测评”等形式的商业推广需合规合法。
保障消费维权与公平竞争。畅通投诉处理渠道,增配客服力量,严格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和商品“三包”规定,杜绝“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是致广大消费者:理性科学消费,依法维护权益。优选正规渠道。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商家,查看主体信息公示,拒绝私人链接、不明二维码交易,防范诈骗风险。
明辨促销虚实。提前查询商品历史价格,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等诱导话术,仔细核对预售商品规则,确认定金是否可退、尾款支付时限。
坚持按需消费。提前制定购物清单,避免因“凑单满减”“联名限量”等噱头冲动消费,减少闲置浪费。
留存维权凭证。妥善保存订单截图、聊天记录、促销页面、支付凭证等资料,收到商品当场查验,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沟通。
依法合理维权。遇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平台协商,协商无果可通过12315平台或拨打12315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