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孟紫薇 近日,记载于《顺义县志》、被誉为“宫廷贡米”的二十里长山小米,在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家庄村迎来丰收。该镇已实现长山小米的规模化种植,标志着当地特色农产品从零散分布迈向品牌化、地标化发展的新阶段。
在顾家庄村的田间地头,一片金黄的谷浪随风起伏,村民们忙着收割、晾晒、脱粒。经过统一播种、有机施肥、井水灌溉及标准化病虫害防控后,今年示范田的25亩谷子迎来丰收,平均亩产达600斤。脱壳后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经过加工、筛选、真空包装后,即将以全新品牌形象走向市场。
据《顺义县志》记载,二十里长山小米曾是京城颇有名气的宫廷贡品,“一户做饭,百家飘香”的传说流传至今。其中,顾家庄村无梁阁东侧的“一亩三分地”因土质独特,产出的谷粒尤为饱满。过去,村民多以自种自食为主,未形成产业化。今年,大孙各庄镇追溯历史、精选品种,探索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品牌建设的新路径。
“小米不仅是传统农作物,更是承载地方记忆的文化符号。”顾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江箭表示,大孙各庄镇正以此为契机,推进“特色品种+地理标志+公共品牌”的建设模式,将长山小米打造成顺义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初步建立后,大孙各庄镇还将联合二十里长山周边15个村庄共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扩大种植规模,让小米成为串联起周边村庄协同发展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