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守护学生饮食安全,发挥市场监管协同育人积极作用,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东辛房市场监管所创新监管模式,联合学校、属地、教委、家长多元主体,共同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机制创新,建立“嵌入式”协同监管体系。改变“事后介入”被动模式,与学校搭建决策共商机制,将市场监管工作前置化、常态化融入学校管理流程。定期参与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共同开展风险研判、实现决策共商,将“外部监督”转化为“内部协同”,从制度层面实现监管要求与学校日常管理无缝衔接,构建起“预防为主、协同共治”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新格局。
监管升级,打造“全链条+社会共治”风险防控网。执法人员对食堂原料采购、贮存、加工、供餐、留样、洗消等全流程实施精准把控,确保风险排查无死角。联合学校、属地、教委等部门,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家长监督员”制度,从家委会招募志愿者,定期进入后厨开展现场监督。举办“食堂开放日”,邀请家长代表参与食材验收、陪餐品评等环节,收集并采纳合理化建议6条。通过“市场监管专业监管+学校主体管理+家长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模式,将协同育人从理念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的实践,同时结合人防与技防手段,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责任传导,健全“标准化+常态化”主体责任落实机制。聚焦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与承包经营方责任,通过“检查+指导+培训”组合举措,推动管理制度落地。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规、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成功将监管压力转化为学校及经营方的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转变,让食品安全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