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预付式消费协同治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辖区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近日,海淀区“整治预付式消费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办公室(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预付费商圈协同治理试点单位推广动员会。印象城、华熙LIVE·五棵松、新辰里、大融城、双安商场、中关村壹号、世纪金源等第四批试点商圈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今年“3·15”,海淀区结合辖区商圈内预付费经营主体占比实际情况,以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预付式消费问题为导向,针对商圈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大型商业综合体“预付费协同治理十条举措”(以下简称“十条举措”),并为万象汇、万达、大悦城、翠微百货等前两批试点商圈授牌,强化预付费企业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防控与多层级协同治理。
截至目前,“十条举措”的试点推广工作已形成清晰路径:万象汇、万达、大悦城、翠微百货等前两批试点商圈成效显著,通过建立24小时客诉响应机制、对撤店商户提前90日公示等措施,有效减少了预付费企业“跑路”“爆雷”事件的发生;城乡华懋、新中关、华联等第三批试点商圈的建设正持续深化,在备案和资金存管公示、商户经营风险动态监测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随着此次第四批试点商圈的加入,标志着“十条举措”的协同治理模式已在全区范围内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为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动员会上,对“十条举措”的落实情况及阶段性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前期试点经验,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压实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效能向与会企业代表进行了精准指导和培训。同时,围绕商圈企业在落实协同治理模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优秀经验做法以及需要协调支持的事项等展开深入探讨。针对商圈企业在政策细节、合规路径、风险防控要点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提出可操作性建议,进一步增强企业落实治理要求的实操能力,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主动维护消费者权益。
会议指出,推广预付费商圈协同治理模式,是落实有关决策部署、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推动社会协同共治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商圈平台联动商户,形成监管合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预付费消费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会议强调,推行预付费商圈协同治理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协同治理对于促进行业规范、提升商圈信誉、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意义;要狠抓落实,各试点商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十条举措不折不扣地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不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水平。
会议要求,要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继续做好服务支撑,加强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与企业携手并进,共同构建起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的预付费消费治理新生态,为海淀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既是一次推广动员会,也是一次政策宣讲会和业务培训会,有效提升了企业对预付费协同治理模式的理解和认同,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海淀区“整治预付式消费问题”整改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试点工作为基础,以预付费商圈协同治理模式为依托,不断夯实监管基础,完善监管举措,探索更加符合区域实际的监管新路径,让更多消费者体会到幸福感,提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