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文新 丰台区深入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拓宽民生诉求渠道,2025年开展“丰铃”行动,为群众幸福生活与区域良好发展筑牢根基。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以诉求为“铃声”,坚持“响铃必办、有办必果”,提高接诉即办全流程数智化水平,真正把群众、企业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家事”,践行“营造环境、塑强功能”的发展理念,让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
接诉即办是“连心桥”,一头连着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头连着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丰台市场监管》推出“丰铃先锋·服务为民”专栏,陆续刊登丰台市场监管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典型案例,展现干部职工厚植首善担当、书写民生答卷的精神风貌,打造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丰铃先锋金名片”。
自“丰铃行动”开展以来,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新发地所用机制创新破解治理难题,用共情服务温暖群众心坎,让接诉即办真正成为连接民心的桥梁。
坚持“责任闭环”,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每一份接诉即办工单,都承载着群众的期待。新发地所严格规范接诉即办全流程,明确各环节专人专责,要求全员熟练掌握考核要求,坚决杜绝低级失误与工作疏漏。同时,定期通报工单办理情况,对疑难工单、风险工单进行集体研判,精准制定应对措施。此外,每月召开案例复盘会,从响应时效、沟通技巧、解决实效等维度深入“挑刺”,形成问题清单和改进举措,推动经验沉淀与共享,切实守护民生福祉。
坚持“机制破题”,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接诉即办的核心在于“快响应、实解决”,关键在于“明责任、建机制”。新发地所借助制度创新,推动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
一是完善“三哨联动”机制。以市场投诉办公室为哨所、交易厅为哨点、店铺为哨岗,实现“小事不出店、大事不出厅、难事不出场”的分级处置模式;二是建立诉情通报机制。每月梳理高频诉求的类别、区域及涉事商户,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在座谈会上向市场主办方反馈,同步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三是推行“闻诉即动”机制。在市场显著位置公示所内电话,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很快就能抵达现场,在摊位前即时化解纠纷。
正是通过这些举措,以往常见的称重不去皮、次果销售未明确公示、生鲜灯违规使用等问题大幅减少,群众消费更安心。
坚持“共情服务”,用“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接诉即办的本质是为民服务,群众感受是第一标准。新发地所在实践中运用“换位式思考、见面式沟通、说理式执法、暖心式解决”工作方法,力求既解难题又顺民心。此前,新发地所接到诉求,一名外卖小哥因商户投诉其摔坏货品被平台封号,要求商户赔偿损失。这一诉求虽超出常规工单办理范畴,但考虑到小哥的生计困境,所长带队开展三次现场调解,最终不仅帮小哥解封了账号,还达成了赔偿协议,小哥专程到所里表示感谢。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并无捷径,关键在于以真心换真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