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
8月份,CPI同比下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分类别看,主要是食品价格较低。其中,8月份猪肉、鸡蛋、鲜果价格环比变动均弱于季节性。另一方面,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食品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的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8月份全国猪肉价格连续4周下降,水果的价格也出现季节性下行。
早上8时,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销售大厅里,商户们正忙着切割、打包、销售猪肉产品。
数据显示,8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为每公斤16.87元,比7月份下降7.1%,比去年同期下降31.37%。据了解,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供应略有过剩,加上集中出栏,使得市场8月份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达到近5年同期高点。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进入9月份,随着学校开学备货、天气转凉等原因,猪肉价格未来将逐渐企稳。专家称,9月初猪肉价格比8月份平均价格高出1%~3%,回升幅度很小。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水果商户表示,8月份至今,夏季时令水果西瓜、甜瓜、桃子和新产季的梨、苹果等品种形成供应叠加,使得水果价格延续季节性下降态势。(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