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食尚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东城年轻人的餐饮新方案
邮局“跨界”把食堂开在家门口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局“跨界”把食堂开在家门口

 

本报讯 胡子傲 “社区食堂都开进邮局里了,真是个新鲜事儿!”午饭时间,朝阳区东湖街道望京花园西区南门边,一位在附近工作的白领看到望京花园邮局“中国邮政”绿牌子下挂着“社区便民食堂”的红牌子,打算进去一探究竟。

今年3月起,北京邮政朝阳区分公司利用邮局里的闲置空间,“跨界”与东湖街道办事处、大福养老公司一同打造了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既实惠又健康。

一餐12个菜 每天不重样

走进望京花园邮局,穿过邮政业务办理区和一处便民理发点,再经过一条过道,整洁明亮的食堂便出现在眼前。还没到中午11点的开餐时间,已有社区里的老人带着饭盒在等待打饭了。

“阿姨,今天想吃点儿啥?”店员热情地接过李阿姨递来的饭盒。虽然可以堂食,但不少老人选择打包带回家。“家不远,走着五六分钟就到。而且一天三顿都有,早上也可以来这儿吃。”李阿姨说。

保温台上,12道餐品整齐排列、香气扑鼻。糖醋鱼块、土豆鸡块、鱼香肉丝……一荤一素15元、一荤两素22元、两荤一素25元,米饭赠送,汤粥免费,持老年卡还能打八五折,菜品每天不重样。柜台上方还有凉面、炒饼等特色食物可以选购。

望京花园社区老年人占比约20%,居民主体为高校退休教师,属于纯居住小区。“周边距离最近的商场是望京万象汇,我们腿脚不好,得走20分钟左右才能到,要是小区周边就有能吃饭的地方就好了!”此前,一位居民曾反映问题。东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包含社区食堂、理发、便民菜站在内的社区便民综合体便由此诞生了,运行近半年,已成为该街道民生工程的亮眼名片。

低盐低脂 适合老人口味

“白天我家里人都不在,一个人开火也挺费事儿,这回挺方便,下楼遛个弯儿的工夫就能吃上热乎饭。”自从知道了这家餐厅,60多岁的王洪亮几乎每天午饭都在这儿解决。

“我们一天客流量将近百人,其中六七成是周边的老人。”大福养老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琦表示,该公司专业做养老餐,有专门的供应链,包子、馒头等面食都是纯手工制作。

上午10点50分,送餐专用车准时抵达,这些饭菜都是在百湾家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做好的,再统一配送至各个站点。考虑到老人的口味,餐食制作时会注重低盐低脂。“掺着6种杂粮的米饭特别受老人欢迎。不过我们每天也会上一两道特色菜,比如红烧狮子头、梅菜扣肉、红烧肉,给一些口味比较重的食客准备着。”陈琦解释。

陈琦加入了5个社区居民微信群,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将当日食谱和菜品照片发到群里。同时,她也广泛收集居民对菜品的意见和建议,“前几天有老人问能不能增加点儿生面条,没胃口的时候,自己在家煮面吃。我们已经把主食厨房纳入下一步计划中。”

围桌而坐 拉近邻里感情

由于食客相对固定,店员和街坊邻居基本都打过照面,有的已经处成了朋友。邻里围桌而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分享生活点滴,不少街坊邻居吃饭时拉家常、聊近况,社区食堂也拉近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

社区食堂的开放,也方便了附近工地的工人和公司白领。“比点外卖更健康,比去旁边的商业中心更便宜。”一位年轻人说。邮政食堂还因此对外开放了团餐订购。

面对社区反映的部分腿脚不便的老人不能堂食的情况,望京邮政支局支局长孙晟表示:“我们正在计划让投递员变身送餐员,为高龄、孤寡等特殊群体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