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欢 8月8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国际经贸标准化促进会承办的“北京农产品市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京举行。
据悉,本次会议汇聚了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代表、农产品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农产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菜市场智慧系统建设规范》的宣贯是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会上,相关起草单位详细解读了该规范在硬件设施配置、数据管理标准、服务功能模块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传统菜市场向智能化、规范化转型。
智慧农产品市场建设意义深远:在城市发展维度,它能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数据壁垒,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北京方案”,并与全市“智慧监管”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在民生改善维度,可有效解决传统市场环境杂乱、计量不精准等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在产业升级维度,能够带动冷链物流、数字支付等关联产业实现增长,还能培育“线上预订+线下自提”等新兴业态。
对于如何建立智慧农产品市场,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李中双提出,首先,要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对符合《菜市场智慧系统建设规范》的项目,优先纳入市级示范项目范围;其次,要深化数据赋能效果,鼓励市场主体与政务平台共享交易数据,积极开发便民服务APP;最后,要筑牢安全底线,推动企业切实落实食品安全追溯责
在菜市场的食品安全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处长闫强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加大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关键指标的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