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9月新学期将实现全部中小学生免自带餐具
北京市发布2025年“田长制”任务清单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北京发布全国首部消费纠纷行政调解服务地方标准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反垄断普法宣传工作
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发布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9月新学期将实现全部中小学生免自带餐具

 

据新华社消息 中小学校园餐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万千家庭。7月4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北京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在校就餐营养质量提升工作,今年9月新学期,全市中小学生将实现免自带餐具。

据了解,目前北京全市共2114个校址供餐,保障181.3万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校园餐改革攻坚,当前需自带餐具的学生数量已由2024年初的32万人降低至2万余人,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这2万多名孩子也将不用带餐具上学,“学校提供多元选择,希望自带餐具的家长依然可选择自带。”

小小餐具,缘何重要?北京市海淀区一名小学生家长坦言:“以前孩子需自带饭盒,有时午饭时才发现忘了带,或者打开后还留着前一天的残羹剩饭。小孩子有时候还盖不紧盖子,汤汁流得到处都是。”北京一位小学教师也表示,学生自带的餐具规格各异,“既给学生增加负担,也为分餐带来不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由于北京一些学校的空间十分局促,没有校内食堂,无地安置洗碗消毒设备,在校园餐推广初期,这些学校的孩子需自备餐具。北京聚焦这一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中央厨房+”供餐模式试点工作,将洗菜、择菜等食材粗加工环节前置到企业的中央厨房,对学校进行改扩建挖潜空间,见缝插针设置“微厨”,以增设餐具洗消设备,并严格制定校园餐具消毒标准,逐步实现为孩子们的“小书包”减负。

“一方面,这些学校的校内‘微厨’也配备了智能烹饪设备;另一方面,针对依旧无法挖掘出食堂空间的少部分学校,北京建立起‘校校合作’机制,依托供餐能力充足的学校食堂,跨校为邻近的无食堂学校供餐。”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措并举,北京将以往的校外供餐模式改为校内供餐,实现“让厨房离孩子更近”,大幅缩短了供餐时间,更好地保障菜肴口味和营养。

据悉,未来,北京还将持续推进建设智慧食堂校园餐全过程可追溯管控体系、建设大宗食材集采平台、提高学校新型自营食堂数量等,为学生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