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沪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农业农村部启动“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
我国重点林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简化进口水果境内检疫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
食品加工制造业水污染物排放等4项新标审议通过
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助餐服务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简化进口水果境内检疫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

 

本报讯 记者张华清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在7月4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海关总署简化进口水果境内检疫措施受到媒体关注。

这条措施的相关情况如何?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负责人杜朝新回答提问时表示,海关积极巩固深化与出口国有关部门在植物检疫方面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发数据互认系统,要求出口国在水果装箱时,按照约定将温度探针校正等信息通过系统发送给中方,海关关员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验核,从而减少现场掏箱,大大节省了现场查验时间。

杜朝新表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百姓对车厘子、蓝莓、牛油果等进口新鲜水果的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双边议定书要求,部分产区的进口水果出口时需在运输途中实施冷处理,由于冷处理时间在15天以上,企业一般会采用集装箱运输途中冷处理的方式,将串联变成并联,以节约处理时间。水果到达口岸后,海关关员需要掏箱对集装箱的冷处理进行效果评价,这个过程将耗费很长时间。

为了让远渡重洋的进口水果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鲜美的风味,尽快被端上百姓餐桌,海关积极巩固深化与出口国有关部门在植物检疫方面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发数据互认系统,要求出口国在水果装箱时,按照约定将温度探针校正等信息通过系统发送中方,海关关员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验核,从而减少现场掏箱,大大节省了现场查验时间,显著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进一步促进双方经贸往来。

简化境内检疫措施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关总署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海关将继续探索开辟海关监管数据来源的新途径,通过数据共享共治,不断提升贸易安全和便利化水平,助力提高进口水果等大众消费品的口岸通关效率,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