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以“深化区域协同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并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携手举办,在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本届大会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设置“1+7”会场,主会场设于通州区,7个涉农区则设立了分会场,共同推出“1+1+1+10+N”系列精彩活动。通气会当日,作为大会重要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之一,春季蔬菜品种展示活动在位于丰台区的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举行,同步举行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启动“多彩盛宴”种业产业链展示活动。
现场品鉴三百余个样品 番茄、黄瓜擂台赛决出“京津冀好味道”
发展鲜食蔬菜已成为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25年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如约而至。今年的擂台赛首次融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丰台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北京市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现代温室产业协会、北京种业之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参赛单位不仅有京津冀的单位,还有来自宁夏、广东、河南、辽宁等地的参赛单位。
今年,共征集到来自京津冀参赛单位147家,参赛样品338个,其中番茄样品共234个,黄瓜样品104个。北京参赛单位91家,番茄样品142个、黄瓜69个;天津参赛单位17家,番茄样品30个、黄瓜9个;河北参赛单位39家,番茄样品62个、黄瓜26个,此外,还有辽宁、山东、宁夏、内蒙古等8家单位21个样品参赛。
擂台赛活动设立鲜食番茄、黄瓜双赛道评比,番茄是按照大、中、小型果分3类进行评选,黄瓜是按照华北密刺型、华南旱黄瓜、水果黄瓜3类进行评选,采取“专家盲评+大众品鉴”双轨制评审,设置擂主奖、一二三等奖、最受市民欢迎奖、优秀奖等6大专业奖项。杨柴波是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参展商代表,他边品尝各类番茄边比较自家番茄和别家的优劣不同,他指着其中一款番茄样品说道:“虽然是盲评,但是我很确定这款就是我们的样品,我们的番茄果皮偏脆,口感酸甜,方便运输,当然今天在现场我也品尝见识到了很多其他优质品种番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立国介绍,京津冀擂台赛已经连续举办6届,逐步成为行业的品牌赛事,通过品种遴选、技术推广和销售平台搭建,推动全市设施鲜食蔬菜种植面积由300亩发展到7000亩,成为全市主推的高效模式之一,呈现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趋势。
“多彩盛宴”展示300余优新特稀品种 “1+N”矩阵打造沉浸式展示场景
春季蔬菜品种展示活动,堪称一场汇聚智慧与创新的行业盛会,为市民奉上一场“多彩盛宴”种业产业链展示活动。
展示活动以“多彩盛宴,蔬香丰台”为主题,汇聚了300多种国内外新优品种,涵盖番茄类、椒类、黄瓜类、十字花科类、叶菜类等全品类,既有功能型蔬菜、“土特产”老品种,也有“优新特稀”创新品种,完整呈现从种子、种苗、种植栽培到农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全面展现北京蔬菜种业成果。
据了解,此次展示丰台区构建了“1+N”蔬菜种业核心展示矩阵。“1”指占地280亩、10年来已经展示了1.5万个品种的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这里的现场展厅、大棚及露天大田展示了不少优新特稀蔬菜品种,包括52个小番茄、44个大番茄、29种黄瓜、19个西瓜在内,既有大黄小黄番茄、富硒稻米等“土特产”,也有多彩大白菜等高附加值创新品种,构建从“功能蔬菜”到“观赏品种”的立体展示体系。“N”指张家坟智慧农业园、菜户营中达农安园、王佐中研益农基地、佃起金岗盛兴园、魏各庄科技园等六大园区,展示特色品种、有机高值品种等农作物,打造全产业链沉浸式展示场景。
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科负责人袁文勇介绍,从一粒种子的研发培育,到种苗的茁壮成长,再到田间地头的种植栽培,直至新鲜农产品走向千家万户,全产业链体系在丰台全景呈现,让大家沉浸式感受蔬菜种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发布《丰台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丰台打造种业产业集聚区
仲夏时节万物秀,种业创新正当时。作为首都蔬菜种业的核心示范区,丰台区始终肩负着引领蔬菜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展示活动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谷晓峰发布了《丰台种业创新中心建设思路》,还举行了科企协作、院会联合两大项目签约,打通“实验室到田间”的创新链条。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丰台区种子协会与相关企业签署了《北京蔬菜种业企业创新孵化联盟战略协议》,将充分发挥北京市在分子检测和智慧育种方面的优势,联合推动成立北京中小蔬菜种业企业创新孵化联盟,共同为中小育种企业提供精准分子育种解决方案,提升北京蔬菜种业企业的整体育种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联盟为载体打造北京蔬菜种业创新高地。北京种业之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丰台区合作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丰台区蔬菜种业专家工作站”,科技助推丰台区蔬菜种业产业绿色发展。
丰台蔬菜种业的发展,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与机遇。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扎根丰台,已成为种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和“风向标”。新发地市场,作为京津冀地区农产品流通的“大动脉”,不仅是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拥有专业的种子市场,在贯通种植端与消费端、连接生产与市场方面独具优势,为种业发展架起了坚实的桥梁。
“丰台区将锚定目标,以展示评价基地和新发地种子市场为两大核心支点,创新多元合作体制,诚邀国内外优势企业落户丰台,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丰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颖男介绍。
北京种业大会相约9月 全国首个种业人工智能平台将落地丰台
据悉,以“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为主题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于9月11日至14日举行,今年的大会采取分布式办会机制,设“1+7”个会场,即主会场设在通州区,平谷、丰台、延庆、朝阳、大兴、海淀、昌平区设分会场。
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京津冀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主办,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种子联盟、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亚太及中国种子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等组织支持。大会采取“1+1+1+10+N”办会模式,举办开幕式、主论坛、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10场平行论坛及N项专题活动。
9月11日将在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举办开幕式和“农业中关村”主论坛。9月11—14日在该园区内举办科技成果交流体验活动,同期举办10场平行论坛,其中通州将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玉米种业、微生物种业三个论坛;丰台将举办蔬菜种业论坛;平谷将举办畜禽种业论坛;延庆将举办林果花草蜂种业论坛;朝阳将举办休闲渔业种业论坛;大兴将举办农作物种苗论坛;海淀将举办合成生物创新发展论坛;昌平将举办智慧农业装备论坛。
大会还设计了外围活动,包括蔬菜种业商业展、玉米品种地展、观赏鱼文化周和8条园区企业参观路线。此外,为了提升大会影响力,今年还将结合农时举办N场会前预热活动,包括即日起在丰台、昌平开展春季蔬菜展示周和京津冀番茄、黄瓜擂台赛,7月中下旬在通州种业园举办第十一届北京鲜食玉米节,10月在丰台、昌平举办十字花科及叶菜等秋季蔬菜展示周。
“今年的大会将聚焦现代种业、生物制造、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三大板块’,充分体现‘区域化、国际化、市场化’三个特点。”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连武介绍,北京市“种业之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农业科技企业75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