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会员、仓储式超市及服务型超市成市场新宠
本土连锁超市需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变化
京城传统商超加速改造升级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土连锁超市需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变化

 

本报讯 赵巍 一边是以沃尔玛中国、家乐福中国等为代表的零售商超收入缩水、盈利减少;另一边是胖东来、联华华商等商超的逆势崛起。中国超市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市场和消费者正在发生哪些变化?相应地,本土连锁超市行业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在日前召开的2025中国超市大会上,业内人士展开了探讨。

一项针对连锁超市2024年整体业绩表现的调研显示,40多家企业的1万多家门店中,实现销售正增长的占比不到四成。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看来,传统商业模式需要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变化,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渠道与消费者、商品的关系,并且具备新能力。

彭建真说:“我们很多企业都面临全新的模式塑造。过去我们是增量市场的能力,今天增量没那么多的时候,超市企业怎么尽快融入国家的内外贸一体化的战略,也变得非常重要。”

超市行业迅速分化,大卖场等业态面临冲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立平分析,未来超市行业将走向多品种少量的经营模式。“这两年,大家把中间流通环节看作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食品超市开始在中国迅速崛起,我觉得它是继大卖场之后中国下一代零售业的核心业态。未来多品种少量的模式,给供应和物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在零售行业,AI技术显现出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企业更加重视AI购物助手和企业内AI工具的应用,从而提升经营业绩。当然,企业的创新源泉远远不止于此。盒马(中国)有限公司CTO曹嘉银分析了盒马的创新路径。“在创新的因素上,如果让我排前三的话,我会觉得第一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的感知。比如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安全,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第二是技术的进步,盒马过去很多的创新其实是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我们过去一直以来在数字化建设上的投入。第三是竞争,竞争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其实就是离消费者最近的那一环,如果不持续创新,其实是没有办法满足各种多样性的需求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