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成功查处一起违法销售织纹螺的典型食品案件,此乃全市首例。该案件的妥善处理,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与担当。
接诉即查,锁定违法事实。2024年8月26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接区12345转办工单,有诉求人反映8月22日在某店购买的香辣海螺丝实为织纹螺。次日,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对涉事店铺开展现场检查,在操作间发现待加工的“海螺丝”5.89公斤,并依法实施扣押。2024年9月4日,对该餐饮有限公司立案调查。2024年9月9日,对扣押的“海螺丝”解除扣押并委托四川川法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鉴定。2024年10月16日,鉴定结果确认送检样品均为织纹螺。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货值金额0.27万元,违法所得0.2万元。最终,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作出罚款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2万元的行政处罚。
直面难点,突破办案困境。本案在办理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织纹螺品种鉴别缺乏专业指导,难以确定是否为有毒有害物种;全市首例对销售织纹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缺少过往经验;案件出现跨区域违法行为,如何高效协作,解决异地执法难题;面对扣押商品的法定有限期间,如何保障侵权商品不再流入市场。针对上述问题,执法人员精准施策,成功突破办案困境。
案件启示,助力长效监管。本案办理过程曲折,市场监管部门勇于担当,在鉴定、法条适用、自由裁量等方面积极作为,坚守监管责任。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协作沟通,共同推进案件处理。此次案件的成功查处,不仅对违法经营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也为其他食品经营单位敲响警钟,同时提高了公众食品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将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强化监管,持续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