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首都餐饮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消费者走进“中华老字号”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800万家餐饮门店角逐5万亿市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餐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发布:
800万家餐饮门店角逐5万亿市场

 

近日,以“破茧·新生”为主题的2025中国餐饮产业节(红餐·第33届HCC餐博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在2025餐饮品类发展论坛上,红餐产业研究院与专业门店营建方案提供商朗生联合发布了《中国餐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餐饮行业整体概貌、门店模型创新迭代、发展亮点、主要细分品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中国餐饮品类的现状与未来方向。当天,红餐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樊宁在现场对报告进行了专业解读。

餐饮行业步入 五万亿存量博弈阶段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国消费信心有所回落,增长势头放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2023年降低了3.7个百分点。

然而,餐饮行业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呈现出不俗的表现。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接近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当前,整个餐饮市场容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开始步入存量竞争时代。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存量为1689万家,同比增长7.9%。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餐饮门店总数接近800万家。在这一背景下,众多餐饮品牌加速向中西部地区及下沉市场布局。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速均超过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的连锁化进程持续加速,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2%,并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24%左右。2023—2024年,各细分品类的连锁化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现制饮品的连锁化率从49%提升至52%。

与此同时,餐饮各赛道头部品牌加速拓店,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库迪咖啡、霸王茶姬、塔斯汀等品牌的净增门店数均超过了2,000家,其中,库迪咖啡于2024年10月成功突破万店,成为全国第七个万店品牌。截至2025年3月,全国餐饮门店规模TOP20品牌的门店总数超过21万家,占全国连锁餐饮品牌门店总数的11%。

餐饮人均消费呈持续下滑态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在各细分领域中,饮品赛道的人均消费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2023年21.6元降至2024年的18.6元,降幅达到13.9%;其他各细分赛道的人均消费也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门店模型迭代加速 餐饮回归现炒现做

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和消费者对就餐体验日益重视的驱动,餐饮品牌在门店模型、场景打造、产品更新等方面加速创新迭代。餐饮门店模型正从传统单一形态向多元化、场景化、功能化、数智化等方向深度演进。与此同时,行业呈现出赛道细分化与融合化并行、烟火气消费氛围升温与出海热潮持续等鲜明趋势,彰显了餐饮市场的创新活力与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门店模型迭代方面,为适应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与需求,小型店、卫星店、外卖店、快闪店、店中店、联名主题店、品牌旗舰店等创新门店模型不断涌现,成为品牌抢占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随着人工、租金、食材等门店运营成本的不断攀升,降本增效已成为餐饮行业的主流。各大餐饮品牌在优化门店运营流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门店的初始营建成本以及营建过程中产生的隐性成本,力求通过全链条的成本控制,缩短回报周期,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据研究院观察,模块化、预制化的门店营建模式正逐渐成为餐饮行业潮流,且应用领域广泛。这种模式通过标准化、灵活化的设计,可帮助餐饮品牌快速实现门店复制、规模化扩张以及门店升级改造等,在饮品、中式正餐、火锅、小吃快餐、烧烤、烤鱼、牛蛙、面包烘焙等多个赛道颇受青睐。

在餐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众多餐饮品牌纷纷通过挖掘新的消费需求或更细分的地方特色品类,以形成差异化。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及烟火气息的追求愈加强烈,餐饮市场回归“现炒现做”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诸多品牌通过明档厨房、明火现炒、现切现做等方式强调食材的新鲜与烹饪的现场感,以增强消费体验。

2024年小吃快餐增速居“餐”品类之首

近年来,小吃快餐市场凭借其刚需属性强、消费频次高和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餐饮市场中除饮品外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小吃快餐市场规模已突出1万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08万亿元,与中式正餐市场规模旗鼓相当。

2024—2025年,茶饮赛道已经进入了洗牌调整阶段,总门店数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茶饮门店总数为62.5万家,较2024年9月的峰值减少了3万余家。尽管茶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等头部品牌均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在消费者健康需求的驱动下,不少茶饮品牌对原材料进行升级,使用营养价值更高的真奶、水牛奶、植物基奶、手作红糖等,手作珍珠奶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还有一部分品牌则瞄准年轻人的“养生需求”,利用人参、枸杞、燕窝、桃胶、黄芪、茯苓等养生食材制作成养生茶饮,开辟了现制养生茶饮细分赛道。

2024年以来,咖饮赛道继续保持高速扩张的态势。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全国咖饮市场净增门店5万余家,总门店数超过25.5万家,同比增长19.8%。

近年来,受“价格战”的影响,咖饮人均消费持续下滑。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咖饮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32.5元下滑至27.9元,下降幅度达到了14.1%。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部分咖饮品牌以“低咖啡因”为卖点,推出了“低咖啡因”甚至“零咖啡因”的产品。

当前,餐饮市场仍处于内卷和消费降级的趋势中,众多餐饮企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复杂局面。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樊宁和大家分享了我国餐饮市场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其一,性价比已成为餐饮市场的主旋律,高端餐饮消费正在被重新定义;其二,品类融合趋势不可逆,差异化创新是永恒主题;其三,地方特色餐饮潜力无限,细分赛道未来可期。(记者牛安春)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