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3·15”“百姓点检日”活动
全国首个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发布
北京累计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3个
北京发布61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
北京市4442家问题餐饮单位被依法处理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首个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发布

 

本报讯 李翔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餐饮服务机器人正加速渗透至餐厅、酒店等场景,成为提升服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如何规范这一新兴领域的技术标准?近日,由北京市海淀区科创企业主导制定的全国首个面向具身智能技术在厨房烹饪、餐饮等细分场景的技术规范及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驱动餐饮万亿级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技术成熟,将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化市场,帮助餐饮行业大幅提升烹饪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针对智能烹饪设备,特别是具身智能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烹饪类设备及系统,国内外均缺少普遍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化要求,导致餐饮智能化设备及机器人的研发无法形成统一的行业目标共识,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场景化落地的速度。”

为此,在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标准化协会等部门的支持下,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企业享刻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刻智能)联合多家上市公司、行业上下游企业与合作伙伴以及创新研究机构研究制定《餐饮设备 智能烹饪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涵盖智能烹饪机器人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要求、智能化要求和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广泛适用于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其他生活服务场景的智能烹饪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的研制、生产、检验、验收和运营维护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也是首次以标准形式正式定义“具身智能技术”,明确包含该技术的机器人系统研发、操作、运维等重要参数及性能要求。

此前,享刻智能获批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其创始人、CEO陈震表示:“通过率先推出行业规范及团体标准,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行业实现具有一定标准化导向的产品创新研发,进一步号召和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良性的行业标准规范和产业合作,提高具身智能等新技术面向垂直行业的影响力,加速企业自发形成团体联盟,牵头或参与地方乃至国家的标准化制定工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创新力量。”

由于餐饮行业对于食品安全的内在要求,在此次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海淀区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要求对企业进行了全程指导。

“在制定智能餐饮机器人团体标准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了8个食品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确保具身智能技术在赋能传统餐饮行业迭代升级过程中,同步实现对食品安全方面合规要求的满足,让监管和规范为产业发展‘助力领跑’。”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将持续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场景的通用技术规范与团体、地方及国家标准的讨论、撰写与制定等工作,通过标准创新,支持海淀企业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