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成功解决了一起预付卡消费纠纷,积极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日,郝女士通过12345热线反映,其先生于2025年1月15日在某洗浴店办理3000元充值卡,同月21日,郝女士因不同意其先生办卡,向该洗浴店提出全额退费要求。商家告知郝女士,按照本公司规定,如果因个人原因退卡需支付30%的违约金。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接诉后,指派执法人员前往该洗浴店核实相关情况。该店负责人表示已与郝女士先生签订协议,协议明确如果因个人原因退卡需要承担30%违约金。
执法人员对该店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教育,并明确郝女士要求退款的正当性和商家拒不退款的违法性。通过培训教育,该店负责人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自己一定会组织全体员工开展相关培训,并保证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当场通过微信将3000元退还郝女士。郝女士激动不已,“你们有方法有效率,一天之内解决问题。真心感谢你们为老百姓做主”。还通过12345平台对执法人员提出表扬。
面对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出现问题时依法维权。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您预付式消费“四注意”:
一是谨慎选择商家。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
二是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签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卡、丢卡不补等“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三是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
四是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