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封面导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平谷区启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让维权更高效 让消费更繁荣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维权更高效 让消费更繁荣

 

□ 成言久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合预警给消费者提了个醒:当新型消费模式不断涌现,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维权渠道越来越多、维权手段又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如何确保维权效果、规避维权风险,同样值得消费者和社会各界认真考虑。

法律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与商品“三包”期限,本质上是用时间维度构建权益保护屏障。这一设计体现了法律对个体权益的温情守护,既赋予了消费者主张权利的合理空间,又避免了市场秩序因无限追责而失衡。然而,时限保护机制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消费者对规则的充分认知之上。调研显示,仍有62%的消费者不清楚“三包”期限的计算方式,特别是需要安装的商品,很多人误以为从购买日开始计算。事实上是:一方面,“三包”有效期限自消费者收到商品之日起计算,需要经营者另行安装的商品,“三包”有效期限自商品安装完成之日起计算。另一方面,则是在权益受损3年内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提出投诉。

同时,由于消费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熟悉,催生出了职业代诉机构。这些机构利用对法律法规的熟悉和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消费者的正当诉求异化为自身的牟利手段。当然,这当中不排除有机构以合理的收费实现了消费者低成本维权的诉求,但经常也有部分机构以“专业维权”“十倍赔偿”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进行投诉,期间极易发生泄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牟利,或者后期以材料费、疏通关系等名义层层加价,利用消费者焦虑心理骗取钱财等情况,导致消费者在维权过程受到二次伤害。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制的完善,监管部门要建立起促进消费维权的“绿色通道”“快速通道”,让消费者维权更方便、更容易,以较少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如果市场确实有需求,需求确实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满足,或许可以尝试实施准入机制或者“白名单”制度,让具备专业知识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第三方,在官方的指导和监督下,在阳光下帮助消费者维权。又或者,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成立非营利性消费者援助中心,组建由律师、行业专家、调解员构成的志愿团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自2018年起,在上海市率先开展消费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途径、低成本、高效能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联合调解”“企业调解”“行业调解”三张网,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提升近30%;调解时限提速近50%——这就是可复制、可推广好经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良好的消费环境不仅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既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更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助推器。

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起点,也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期待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凝聚维权合力,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我们的消费更繁荣,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