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市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并接受来自41家中外媒体、84名记者的集体采访。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就医疗资源供给民生话题回答记者提问,直面焦点、回应关切,“零距离”沟通对话间,展现了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蓬勃发展、开放自信的首都风采。
看病就医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北京日报记者提问:北京将采取哪些更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殷勇代表回答说,北京将继续以市民诉求为导向,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面、提质、均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便利化水平三方面继续发力,为大家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
殷勇说,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方面,本市医院布局更加均衡优化,安贞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等医院的新院区已经开诊。新规划项目主要向平原新城等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区域,以及生态涵养区布局,结束了多个区没有三甲综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历史。积水潭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等老院区病房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专科结构设置更加完善,目前全市7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全部开设儿科门诊,未来几年将逐步形成城市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儿童医疗中心的格局。
殷勇说,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本市已在城区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服务网络。郊区重点加强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村民看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便利化方面,目前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已经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今年将继续推动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在常规预约的基础上,再提前两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其他三级公立医院拿出50%的门诊预约号源提前投放。持续推进电子病历共享应用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今年全市将再增加60家医疗机构,总体上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有效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同时,拓展医保移动支付场景,实现挂号、诊间、互联网复诊、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等医保线上结算场景全覆盖,做到“秒支付”“免排队”“少接触”,方便患者就医购药。(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