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调味品企业都想出海掘金?2025年开年以来,海天味业、安琪酵母等头部企业的出海计划均“箭在弦上”。有的赴港上市,有的在海外扩建产能,有的接连发布出海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认为,调味品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和消费升级的双重考验,出海有望成为他们的第二增长曲线。
调味品企业忙出海
宣布赴港上市的海天味业称,公司港股IPO上市的募集资金计划用于产品开发及前沿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扩展销售渠道及海外供应链。
数据显示,计划赴港上市前,海天味业的出口额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仅有1%。
当前,海天味业在内地的业务也面临下滑风险。2024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销售毛利率持续下滑。西部证券研报预计,未来3年,海天味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将持续下滑。
涪陵榨菜同样在扩大海外业务。数据显示,涪陵榨菜2024年全年出口额达到6500多万元,同比增长21%,其表示会不断扩大海外业务。涪陵榨菜目前也未发布2024年业绩数据,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净利润双下滑。涪陵榨菜也公开表示,其在内地遇到了线上电商销售价格竞争、品类迭代速度滞后等问题。
安琪酵母也称,公司计划在中东、北非、东南亚等传统区域以及美洲、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设生产线。需要注意的是,安琪酵母从2019年到2023年,产能增长了43%,2024年上半年产量继续增长11.5%。但是,从2021年起,安琪酵母净利润增长几乎停滞不前,折旧金额却逐年在增加。
资本市场热情不高
有投资人在调研报告中称,调味品企业促销力度加大,终端竞争加剧。以海天味业为例,春节假期后,经销商补货情况一般,餐饮渠道恢复不及预期,经销商压货较多。目前,经销商出货量在11%左右,预计2月整体库存水平仍有上涨。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称,目前调味品行业仍处于库存消化阶段,叠加消费复苏疲软和宏观经济影响,整体动销情况表现一般。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出现垄断性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龙头企业有望因此受益。
行业发展出路何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目前,国内快消品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国家相关战略的深化,以及中国整体国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都给调味品企业出海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内相比有一定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食品安全质量内控体系。企业出海要把当地市场的法律法规、饮食风格、文化、消费的特征等方面研究透彻。
德邦证券认为,调味品企业需通过渠道下沉、产品结构优化应对终端动销压力,具备规模效应与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此外,餐饮业复苏带动需求回暖,工业定制调味品成为细分增长点,但该领域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出海外,在跨界的路上,调味品企业一直没闲着。比如,过去3年,海天味业共推出超过20款跨界新品。财经观察员谢宗博认为,企业频频跨界势必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而影响的好坏则取决于跨界效果。如果跨界产品得到市场认可,投资者也会更有信心,这将体现在公司的股价上。但企业如果只是追逐市场热点,推出的新品在市场上不能引发良好反响,对企业来说也是浪费资源和机会,还会消耗消费者的耐心。(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