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食尚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高校食堂网红美食出圈
版面导航     
 
2025年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高校食堂网红美食出圈

 

1米长的糖葫芦、椰子鸡火锅、养生热饮椰奶兰花汁……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纷纷晒出母校的“长胖好物”,“高校食堂排名”“大学食堂干饭图鉴”等多个词条冲上热搜。当美食探店类视频开始有了高校食堂的一席之地,大家意识到,如今的高校食堂“出圈”了。

各大高校上演 美食“卷王”争霸赛

2024年一整年,北京的各大高校间仿佛上演了一场美食“卷王”争霸赛。初冬降温时,北京理工大学优选当季鲜梨,加入红枣、枸杞文火慢炖了生津止渴的梨汤;北京科技大学推出热气腾腾的沧州火锅鸡和铁锅炖大鹅;冬至时分,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学校不约而同地推出20余种馅料的水饺。而早在2024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还贴心地为学生们推出“夜宵顶流”麻辣小龙虾、淄博烧烤、甘肃天水麻辣烫等网红美食。

四季“争霸赛”之余,为了满足来自五湖四海学子的口味,北京科技大学食堂还推出了羊肉饸饹面、河南固始鹅块、福建沙茶面等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北京化工大学则在地方推荐菜系列活动之“宜宾美食新体验”中,推出了仔姜稻田鸭、冷吃鱼、南溪黄豆烧鹅、金橘糖饼等等。

“卷”出新高度 大厨外出探店推新菜品

北京科技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中心鸿博园经理邹德裕说,高校食堂不知从何时起就这么“卷”了起来,推出的菜品不光要新,还要快。“食堂推出一道新菜品,师傅们最快也要研究三四天,慢则一周。有时候我们还在试做新菜,别的学校已经推出来了,人家学生都吃上了,我们的师傅就特别着急。”邹德裕说。

为了“卷”出新高度,北京林业大学设立了“探店经费”,要求各食堂负责人带着师傅按节气,每半个月出去探店一次。发现好的餐品,就要回来试着做,定期“交作业”,所需要的食材全额报销。慢慢地,学校在每学年大约500道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了餐品种类。

推新品前 请学生们试吃提意见

有段时间,很多学生在后勤平台上留言,说自己很怀念家乡的某道菜。“我本身喜欢尝试新事物,就开始带着食堂的大师傅学着做。”北京化工大学餐饮中心负责人宋家博说。高校食堂里虽然一直有大家熟悉的川菜系水煮肉、口水鸡,东北菜系猪肉炖粉条、锅包肉等“地方家常菜”,但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北化工的食堂推出了东北大饭包、贵州糯米饭、荷叶鸡等“稀有菜品”。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一批新菜品推出后,食堂和学生们的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原本嘴刁的00后,发现自己“许愿”的菜品竟真的出现在食堂里,特别开心,于是给后勤留言“许愿”的越来越多。为学生们提供“精准”服务,北化工食堂改革后,营业额上升了20%。

北京理工大学后勤部门为了改革,则组建起一支新媒体宣传队伍,一方面宣传校内美食,一方面在网络上捕捉学生对美食的需求。同时,后勤部门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学生们直接和食堂师傅们面对面交流沟通,试吃新菜。

高校食堂 紧握网红美食流量密码

高校食堂也紧握网红美食的流量密码,及时推出了不少网红单品,如火爆一时的“高启强同款猪脚面”“甘肃天水麻辣烫”“烤鹅腿”等。一时间,仿佛踩不上节奏,高校食堂就会被00后学生们“淘汰”,学校也会在这场自带流量的美食战里“败下阵来”。

“近两年,我们发现校园餐饮文化的风向确实变了。00后的学生们有着不一样的诉求,他们希望在校内就能享受到‘当红’的校外美食。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北京理工大学餐饮负责人赵小贺说,在她接手学校餐饮工作之后,给食堂师傅们“洗脑”的工作便展开了。

在网友疯狂讨论“一盒瑞士卷怎么分”的时候,北理工也给原本就有的瑞士卷换上“新装”,并在食堂内贴出“瑞士卷您怎么分”的海报进行推销。

“学生对食堂更宽容了。食堂的师傅阿姨们也不紧张了。”北京化工大学餐饮中心负责人宋家博对这场食堂变革有着真切的体感。多年前,多所北京高校食堂的餐桌就贴上了一个二维码。学生们遇到用餐问题,都可以通过扫码关注食堂后勤微信公众号,给有关人员留言反馈。

“虽然高校食堂在保证价格优惠的同时,已经基本做到了保障食品安全,但还是会接到一些投诉。比如‘在菜中吃到了一根头发’‘食堂阿姨盛菜的时候手抖了一下’等等。”宋家博坦言,其实不光食堂运营方如履薄冰,连食堂的大师傅阿姨们在面对学生时也很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引起学生的不满。

随着食堂的变革迭代,这些“投诉”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不断推陈出新“网红美食”,学校也通过开办座谈、厨艺课堂等,让学生和师傅们有了更多面对面交流,当食堂再遇到问题时,学生们更愿意积极地交流,而不是怒气值暴涨地直接到网上“曝光”。

现在在北化工的后勤微信公众号后台,学生们的留言整体走向变了,更多的留言是为了“许愿”吃到想吃的食物,有时还会刷满对食堂的夸赞:“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真的许愿成功了!”因为时常有交流的机会,学生和师傅们变得相当熟悉,有的学生一进食堂就会亲切地喊师傅的名字打招呼。(叶婉)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