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区发力设施农业保障农产品品质
“北京优农”溯源直播销售额近2000万元
密云区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海淀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淀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本报讯 肖威 如何让辣椒更有辣味儿?这个和人们生活相关的问题,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探索。在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下属单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淀区组培室”)的实验室和上庄农业科技园,科研人员们正在为寻找答案而不懈努力。海淀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在生物育种方面走在前列,一直以来通过科技的力量,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技创新推动种业发展不断前行。科技创新是推动种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海淀区组培室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们通过优化单倍体培养技术、改进组织培养技术,为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和优质种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海淀区组培室就开始了甜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的探索,从外植体的选取到植株的再生,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正是这种基础创新的力量,让海淀区组培室在单倍体育种和果树苗木优质种苗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海淀区组培室高级农艺师邓晓梅说:“我们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育成了国内外第一个甜椒花培品种‘海花三号’,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17项。除了花培技术,我们还利用组培脱毒和快繁技术,进行樱桃砧木、草莓、甘薯等组培苗规模化生产,为海淀农业种植主体提供了大量优质种苗。”

加速园艺新品种落地应用。在海淀区组培室上庄农业科技园的温室大棚中,采用了实验室创新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和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培育的蔬菜新品种和优质种苗正茁壮成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这里,海淀区组培室的技术得以落地应用,不仅选育出了多个在市场上获得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还提高了种苗的成活率和品质,提升了种植效率,为当地农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农业科技园作为服务海淀‘三农’的前沿主阵地,承载了多项重要任务,一是开展茄果类蔬菜生物育种,选育优质辣椒、茄子新品种;二是开展种苗繁育,每年为海淀农业种植主体提供优质种苗(组培苗)近百万株;三是开展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四是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海淀区组培室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树根表示。

攻克难关育出更多新品种。近年来,海淀区组培室科技人员不断攻坚,克服了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基因型依赖性、单倍体诱导程序复杂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单倍体植株的规模化生产,并自主选育出多个市场急需的辣椒、茄子新品种。

据海淀区农业农村局人工智能(农业中关村)专班工作人员刘文婷介绍:“近年来,本局立足海淀农业资源禀赋、产业空间布局和种植园区发展现状,聚焦农业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方向,强化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等,集聚科创要素,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组培室加强基础研究,积极与生物育种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构建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海淀农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