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按照《优化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要求,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推进“一企一档”管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及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以下简称“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一企一档”。园区现有落地经营主体240户:登记住所为门头沟区的各类主体共计228户,其中包括企业223户、其他经济组织2户、个体工商户1户和涉密单位2户;登记住所为外区的各类主体共计12户,其中企业11户、其他经济组织1户。区市场监管局牵头整合企业登记注册基本信息和综合监管一码查中执法检查记录,建立园区企业基本信息档案,实现“一企一档”。
二是推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市场监管部门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参考企业基础属性信息、企业动态信息、监管信息、关联信息、社会评价信息等,合理确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
三是扩大“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范围。园区台账中辖区各类经济主体共计228户,其中已纳入第一批“无事不扰”企业清单37户。第二批已上报北京市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156户。各部门研提意见不建议列入“无事不扰”企业清单主体33户,2户涉密单位无部门提议纳入清单,故未征求过意见。
四是引进知识产权领域专业法治服务资源。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石景山区法院建立联动协作关系,签署“智护京西”党建共建协议,在普法联动、案件通报、诉源治理、协同调解、活动联办、信息共享、学术联进等7个方面加强合作,促进行政与司法衔接,助力知识产权纠纷妥善化解。通过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辖区4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组建的知识产权专家库,解答辖区企业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