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教育部: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安全监管
三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95%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将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
各地多措并举夯实今冬明春“菜篮子”储备基础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召开的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自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以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促进农牧民增收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项目县饲草种植面积338万亩,较2021年增长2.7%;牛羊年末存栏1480万头(只),较2021年增长9.3%;牛羊肉产量26.6万吨,较2021年增长13.7%;牧民牧业人均收入达到8876元,较2021年增长15.8%;牛羊养殖规模化率比非项目县提高3个百分点,主要草原地区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农牧民是否增收是检验畜牧业发展水平成效的一面镜子。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额尔敦木图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也是全旗减羊增牛示范户之一。

额尔敦木图介绍,几年前,从事的还是传统养殖,自家5800亩草场上散养着30多头本地黄牛和800只草原羊。调整畜种结构后,相继完成标准化棚舍和窖池建设,当年就有不错的收益。

“目前,饲养着100多头牛,纯收入从原来的一年3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万元。”说起收入的变化,额尔敦木图眯眼笑。

“近年来,草原畜牧业发展有四个转变。”通辽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实现了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由多养薄收向减畜增收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

“通过调整养畜结构,牛存栏由2021年底的47.6万头增至目前的64.6万头,全旗牛羊存栏比由1:4.1压减为1:3.4。”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试点工作启动实施近三年来,各地在饲草料供给、品种改良、生产方式转变、加工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以“抓两头带中间”的全产业链理念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渐成共识。

牧区集生态脆弱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于一体,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强调,要抓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组织落实,注重分类指导,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全面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李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