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导读
下一版4
 
密云区市场监管局规范散装食品经营
管住档口 守护“入口”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住档口 守护“入口”

 

□ 成言久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网络订餐因其便捷性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除了催生出不少“国潮”包装、“网红”店名迎合消费者外,背后的“幽灵”外卖、“档口”外卖所隐藏着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24年,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网络餐饮的监管力度,针对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自2024年1月以来,已有194个餐饮品牌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并公示,这不仅彰显了监管部门的决心与成效,也反映了“管住档口,守护‘入口’”依然任重道远。

可以说,当前我国餐饮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及正规餐馆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明厨亮灶”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放心的餐饮环境和用餐体验。但部分小微餐饮单位及网络外卖商家,因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存在食品原料采购把关不严、加工制作过程不合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等问题。这些隐患如同埋在网络餐饮市场中的“地雷”,随时可能爆发,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行业生态。

从查处的案例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共性问题,如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网络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小作坊”或者“家庭店”的加入,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导致部分不具备资质的商家混入其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如部分商家法律意识淡薄:少数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经营过程中偷工减料,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甚至出现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如网络餐饮具有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实现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如消费者认知不足,有的消费者过分追求低价或新奇体验,忽视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盲目选择“网红”店或价格低廉的外卖产品,无形中助长了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间。当然,更多的还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仅凭平台介绍或者网络传播了解商家,对其真实经营情况并不知情。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餐饮食品安全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监管部门要继续完善健全“事前严审、事后严处”的监管体系,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要让“四个最严”深入人心,让在法律面前蠢蠢欲动者不敢触碰红线,让触碰红线者时刻处于“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跑得了和尚路跑不了庙”的高压震慑之下,消除违法苗头。

其次,各大网络平台要严格履行好自身责任,建立健全商家准入退出机制,在商家入驻前,要到现场严格认真的审核商家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条件、出餐环境等;在日常经营中,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确保上线商家全程合法合规经营,全程处于平台的监管之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餐饮企业要强化主体责任,要坚持自律意识,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经营餐饮服务,不只是做好这一单,不只是做好这一天,也不只是做好这一年,要有和消费者共同成长的长期思维,要有“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的敬畏心理,唯其如此,方能在网络的大潮中,屹立不倒。

过往的经验表明,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的严管行动树立了典范,消费者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和政府、平台、商家一起努力,互相促进,不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管住档口,守护‘入口’”的目标。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