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永辉北京调改店开业 全面向品质零售转型
盒马上新川、贵、云、琼等地“酸锅”
预计2030年行业规模将超2万亿元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预计2030年行业规模将超2万亿元

 

本报讯 秦胜南 近日,在2024美团即时零售产业大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即时零售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报告》显示,即时零售品类不断扩展,快速覆盖到数码家电、母婴用品、美妆、医药保健、宠物、鞋服等各项生活所需。2023年,即时零售交易规模排名前五的品类包括休闲零售、酒水饮料、果蔬农产品、个人洗护、日用家居。过去三年,消费电子品类在即时零售市场获得高速增长,预计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5%,2026年即时零售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将超千亿元。消费者在旅游出行场景中购买美妆、日化、洗护用品成为常态。

即时零售平台上的活跃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据《报告》课题组测算,2023年即时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约为5.8亿人,同比增长34.88%,占网民规模的53.11%,未来,随着即时零售平台上的商家数量增长,也将进一步带动即时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的扩大。

从发展地域看,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交易额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东莞、天津、杭州、武汉。县域即时零售发展潜力巨大。据《报告》课题组测算,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64.6%,比全国水平高出8.42个百分点,占即时零售总规模的25.4%。这反映出,一方面农村居民的网络消费习惯逐渐养成,线上购物规模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即时零售平台服务县域能力的供给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在解读《报告》时提到,即时零售行业发展呈现前置仓的模式的广泛应用将促使零售企业在社区中进一步渗透,行业呈现多产业链融合,同时也需要更精细化管理以及人才培育满足多样的消费者体验。

杜国臣认为,在完善产业政策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即时零售物流仓储资源配置、简化特殊商品即时零售许可流程、构建即时零售品质标准体系、推进即时零售数字化监管、增强即时零售区域协同效应、强化即时零售供应链协同能力等多方面通过完善行业发展。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