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市开展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北京将14个行业28个领域纳入预付卡监管
北京市企业信用指数连续两月位列全国第一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为在京食品等企业解难纾困
京津冀市场监管部门“双十一”提醒:先拟清单再购物
北京数字经济“点亮”前三季度产业“成绩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将14个行业28个领域纳入预付卡监管

 

本报讯 庞婷 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日前市场监管部门办成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罚没款合计65.58万元。当前“职业闭店人”多发于预付式消费领域,为强化预付式消费监管,2021年11月26日,北京市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实施两年来,已将14个行业的28个领域纳入预付卡监管范畴。

《条例》明确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单用途预付卡工作的领导,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条例实施的统筹、组织和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本领域预付卡的监督和管理,构筑起“市监统筹、行业管理、主体自律、社会共治”的齐抓共管格局。

据介绍,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条例》规定,积极出台合同示范文本、备案、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例如,教育部门出台了《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体育部门出台了《北京市体育行业预付式消费领域资金监管实施细则(试行)》;商务部门出台了《北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及预收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北京市发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零售业、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经营者,且预收资金余额达50万元的,应当选择1家北京市内商业银行作为存管银行,开设唯一的预付卡预收资金专用存管账户,消费者购买预付卡的预收资金应全部直接进入专用存管账户,不得使用专用存管账户以外的账户收取预收资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科技部门的科技类校外培训,文化和旅游部门的营利性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交通部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驾驶员培训,卫生健康部门的托育等领域均已制定资金存管实施细则,持续推动《条例》及行业配套制度的落地落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