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市市场监管执法总队发布国庆节食品安全提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24年标准化业务培训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成效显著
《现制现售饮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审定
北京市检察机关受理“检护民生”案件23367件
北京发出首张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特医食品备案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成效显著

 

本报讯 陈雪柠 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指数为105.4,较2020年提升15.9。其中,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繁荣度指数均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三年来,新落户首店达2700余家,成为各大商圈的“流量密码”。

618个城市“直飞”北京

2021年7月,北京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市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并不断优化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持续跟踪监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进展情况。

“今年新修订的指标体系包括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5个维度,共53个具体监测指标。”相关负责人介绍,与2020年相比,5个维度分指数均有提升,其中商业活跃度指数提升幅度最大,到达便利度提升幅度居第二位。2023年,北京国际国内航班直达架次和直达城市数量分别为67万次和618个;高铁、动车到达次数达20.5万次。

2700余家首店落户北京

数据显示,三年来,本市新落户首店(含旗舰店)2700余家,成为各大商圈的“流量密码”。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免税店和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累计达1022个,其中离境退税商店1013个,数量稳居全国首位。2023年国际知名商品和服务品牌进驻数量达168个,较2020年增加40余个。

近年来,本市商业综合体密集“上新”,截至2023年末,商业综合体达103家,营业面积为533万平方米,分别较2020年末增加27家和117万平方米。

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5.2%

整体看,2021年至2023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8.1%和1.8%。今年1月至8月,服务性消费额在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带动下增长7.3%。

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5.1%。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出行、在线医疗、在线娱乐领域平台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表现较为活跃。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2023年北京消费者满意度综合排名前十,较2020年提升4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