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的近15亩罗非鱼鱼塘迎来丰收季。走进位于崔村镇的一家鱼塘,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儿们或悠游嬉戏,或奋力跃出水面。
据了解,崔村镇的罗非鱼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如今,崔村镇共有罗非鱼池14亩,年产量高达8万斤。这些罗非鱼都是本土育苗、本土育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我们一直致力于科学调控、生态养殖,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崔村镇农服中心工作人杨铁刚说道。
近年来,崔村镇充分依托本地丰富的水库池塘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塘鱼生态养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他们还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将养殖、销售、观光餐饮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今,崔村镇的塘鱼产业已经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转变,年产值达到了120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塘鱼产业的蓬勃发展,崔村镇的渔家乐和农家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餐馆和农家乐采用地道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技艺,为消费者精心打造出更加优质、健康、美味的塘鱼佳肴。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塘鱼美食,还能深深感受到崔村镇独特的乡村魅力和文化底蕴。
未来,崔村镇将继续坚持绿色生态养殖的理念,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让崔村镇的塘鱼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