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抗性淀粉真的有利于“减脂”吗?
夏末秋初宜吃鸭会吃更健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末秋初宜吃鸭会吃更健康

 

提到补,中医是最在行的。从补的形式上看,有平补、温补、滋补、峻补等,从补的内容上看,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五脏等。而在如今的夏秋之交,最适合使用的补法就是——清补。

夏末秋初清补吃老鸭

夏末秋初,天气虽然逐渐变得凉爽,但气温还是偏高的,且秋燥之气渐浓,温燥十分容易让人上火。故而古人善用清补之法,来应对这复杂的气候。即将滋阴、健脾胃、清虚热、去火结合起来,既养身体,又能免除时令之气伤人。而清补的最佳饮食就是——鸭肉。

鸭肉滋阴。鸭肉属水禽,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降秋燥,被《神农本草经》载为上品,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补药。

鸭肉健脾。鸭肉能补中益气,平胃消食,而脾胃是后天之本,食用鸭肉,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帮助。对于有腹水、水肿或因虚热而使热疮长久不愈的人群,可以把食用鸭肉作为食补。

鸭肉清虚热。元代吴瑞所著《日用本草》中记载:“鸭滋五脏之内,清虚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意思是鸭肉性寒凉,可以清虚热。但鸭肉又不会伤阳气,对于容易上火的人、爱熬夜的人,食用鸭肉,在滋补身体的同时又不会上火。

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肉类,此时也是可以吃的,都能够补充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都是有益的,只不过由于季节的原因,更推荐食用鸭肉,但并不是不能食用其他肉类。

鸭肉对血管很友好

鸭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低,营养易吸收。而且,鸭肉的胆固醇含量较低,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再加上鸭肉中富含的烟酸,有利于胰岛素恢复功能。

一般情况下,肥胖、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素可能会处于抵抗状态,也就是胰岛素分泌很多,但工作能力较差,而烟酸能够让胰岛素更加灵活、灵敏,对降血糖有一定帮助。

鸭肉吃法有讲究

搭配生姜——暖胃。生姜的辛温之性可以中和鸭肉的寒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群或者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吃完鸭肉后可能会腹胀、腹痛、腹泻,推荐可以和生姜一起烹饪。

搭配玉竹——养肺。玉竹和北沙参是经常一起使用的药材,可增强养阴效果。二者搭配补阴虚、清虚热的鸭肉,适合阴虚肺燥或肺热所致的干咳、口渴、咯血、心烦、低热等,肺炎、肺结核患者尤宜食用。可取玉竹、北沙参各10g,与鸭肉共同炖煮。但风寒咳嗽及痰湿气滞者不宜多吃。

搭配枸杞——养肝肾。鸭肉可以滋五脏之阴,枸杞滋补肝肾,一起煲汤可以更好地滋补肝肾。

搭配莲藕、百合——养心神。藕能开胃清热,百合能润秋燥、清心静神。二者与鸭肉搭配制作成百合鸭,既营养美味,还能降秋燥,有利于消肿、降火、消除毒热。

搭配紫苏子——润肠道。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之功。紫苏子和老鸭一并炖食,不仅汤味鲜美,极富营养,还可清肺止咳、滋润肠胃。

此外,鸭肉还可与火腿、海参共炖,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鸭同海带炖食,有利于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健康北京)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