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又称为变蛋或松花蛋,是以鲜蛋为原料,经过氢氧化钠(烧碱)、食盐、茶叶(添加或不添加)、水等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含食品加工助剂硫酸铜等)配成的料液或料泥腌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产品。然而,总有人认为黑乎乎的皮蛋含有害物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团队作此提示。
皮蛋上为啥会有松花?
松花是皮蛋蛋白凝胶体中形成的类似松枝状的白色晶体簇,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水合晶体。松花的形成主要是碱的杰作。在腌制过程中,氢氧化钠碱液通过蛋壳上气孔渗透进入蛋中与镁元素结合形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容易结晶,从而形成了漂亮的“松花”。大部分的“松花”通常长在表面或者蛋黄与蛋清的接触面,但也有一些会渗透到松花蛋“里面”。这种晶体对人体并没有危害,是可以食用的。
吃皮蛋会铅中毒?
传统皮蛋制作工艺常用含有氧化铅的黄丹粉作为辅料,利用其中的铅离子与硫离子反应产生难溶物来堵住皮蛋壳上的气孔,阻止强碱进一步与蛋白质发生反应,防止已经凝固的蛋白再液化,因此皮蛋中铅含量较高。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市面上正规厂家都是采用“无铅工艺”,即改用硫酸铜、硫酸锌等代替氧化铅,从而降低皮蛋中的铅含量。此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了蛋及蛋制品中铅含量不超过0.2mg/kg。因此,只要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皮蛋,适量吃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皮蛋壳上黑斑越多铅越多?
皮蛋壳上的黑斑其实是食品加工助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的沉积物。在腌制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发生降解,产生硫化氢并从蛋壳的气孔释放出来,与加工助剂中的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硫化物。如以硫酸铜制作皮蛋为例,皮蛋壳上的黑斑就是硫化铜。黑斑的形成与腌制时间、腌制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由此可见,蛋壳上黑斑的多少,与铅含量没有必然联系。
消费提示
一是购买正规皮蛋。应从正规渠道购买,选择资质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家;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上架时间。
二是适量食用。皮蛋中钠含量较高,需要适量食用。特别是孕妇、儿童、老人以及肝肾疾病患者等更应少食皮蛋。一个皮蛋的钠含量就相当于每天钠参考摄入量的1/5,而且用皮蛋做菜时往往还会再加入酱油、盐等进行调味,同时摄入大量的钠会增加体内钙的流失,也会增加血压升高等潜在疾病发生概率。
三是常温储存。皮蛋不宜放置在冰箱中保存,低温条件会影响皮蛋的风味和色泽,使其品质变差。宜将皮蛋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光保存。另外,剥壳后的皮蛋容易滋生细菌,应在2小时内食用完毕。(熊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