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暑期叠加汛期,是食品安全高发期,工地食堂由于工人密集、食材多样、流动频繁等特点,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始终存在。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充分认识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性采取四项举措严把食品安全关。
一是宣传先行,压实主体责任。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发布《建筑工地食堂夏季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引导工地食堂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每天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并录入“北京市餐饮风险管控平台”。
二是严格检查,扫除安全隐患。紧盯季节性食品安全风险,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把关采购、贮存、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查看餐(饮)具、容器及工具清洗和消毒,防止发生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
三是举一反三,及时查漏补缺。认真学习《关于对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督导检查的情况通报》,指导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梳理食品安全风险点,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四是齐抓共管,凝聚共治合力。加强与镇街沟通联络,积极响应“吹哨报到”机制,不定期参加联合执法,互相通报发现的相关安全隐患,筑牢食品安全共治防线。
8月以来已检查工地食堂10余家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情况较差、留样不规范、冰柜内食材未加膜加盖等问题,已全部约谈并责令整改。下一步,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将保持监管韧性,第一时间回查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切实保障工地食堂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