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饮品世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无糖茶饮成顶流 “千茶大战”已打响
版面导航     
 
2024年8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糖茶饮成顶流 “千茶大战”已打响

 

水饮消费的热度总是与气温的攀升成正比。而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消费者对茶饮的需求逐渐转向无糖茶。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夏日水饮消费观察》显示,盛夏以来,水饮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其中“无糖茶饮料”成为今夏水饮消费市场的爆品。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包括无糖茶在内的即饮茶拿下21.1%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碳酸饮料(18.5%),位列行业第一。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将进入无糖茶饮的高速增长期。而无糖茶市场的竞争已十分激烈,各个品牌的“千茶大战”全面打响。

无糖茶受追捧 消费者的需求变了

“夏天天热就会想喝点冰饮,但是那些含糖饮料热量高,买无糖茶就是因为比较健康,喝起来没什么负担,相比水来说又有点茶味。”杭州消费者赵女士说。

无糖茶饮料“无糖”、“零卡”、“健康”等标签,契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诉求,越年轻的消费者越养生。

艾媒分析师认为,随着健康饮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开始关注饮料的含糖含卡量,无糖茶饮开始逐渐占据茶饮消费市场的重要地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在健康管理、营养管理、体重管理、颜值管理等消费需求下,无糖饮料及功能性饮料市场得到进一步释放。

不过,这个消费口味和需求的转变,其实经历了很多年。直到近两年,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无糖茶才真正被消费者认知。

1997年,无糖茶饮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代表产品就是来自日本的三得利乌龙茶,随后也有中国饮品企业推出无糖茶产品,但当时都反响平平。

拿近年来最为火爆的产品东方树叶来说,也鲜少有人知道,农夫山泉为此培育了也坚守了10多年。

在2023年,整个无糖茶饮市场飞速增长,同比增长100%以上,仅上半年,就有18个品牌推出了超20款无糖茶新品。

入局者越来越多 无糖茶打起价格战

无糖茶赛道空前火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亿欧智库此前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2年无糖茶饮料的线上销售额分别为4679.5万元、10512.7万元、19833.8万元、37983.0万元、44730.7万元,短短五年时间销售额大幅增长,未来中国无糖茶饮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无糖茶饮已经成为饮料中热度最高的品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入局。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糖酒会上,无糖茶展出了最多的饮料品类,不少人戏称2024年为“千茶大战年”。

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也为茶饮料提供了无尽的创新空间,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茶饮料除了传统的茉莉花茶、绿茶、红茶、乌龙等之外,诸如樱花白茶、菊花普洱等创新口味茶饮料也不断涌现,仅以乌龙茶饮料为例,就已经延展出茉莉乌龙、橘皮乌龙、桂花乌龙在内的风味乌龙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而在产品价格方面,笔者发现,不少品牌无糖茶产品都有降价促销。无糖茶价格战正趋白热化,谁有最优的性价比,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心。

朱丹蓬分析,饮料的重度消费人群是新生代,新生代的重度消费场所就是在便利店,所以可以看到便利店无糖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价格也是越来越往下走。这标志着中国无糖茶市场已经历了从初步导入到稳步成长的阶段,如今已进化至一个高度竞争化时期,各大品牌正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无糖茶饮前景广阔 但成为“水替”还有更远的路

无糖茶品类市场份额在近年来实现了显著提升,甚至超越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碳酸饮料。

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茶饮料行业发展及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随着健康消费趋势凸显,茶饮料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无糖低糖产品将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为茶饮料行业提供新增量。

对于无糖茶饮的未来发展,企业也充满信心。农夫山泉认为,综合多数市场分析,相对含糖茶,无糖茶饮市场仍是一个蓝海,且有从一、二线城市逐渐下沉到三、四线的趋势,无糖茶未来会为饮料市场带来全新的增长空间。资本方面对无糖茶饮赛道也表示看好。茶饮料品牌“有丛气”完成了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果子熟了”已经获得两轮融资。

专家表示,未来三年无糖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无糖茶赛道。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会与此前无糖气泡水的发展过程相似。

基于此趋势,朱丹蓬预计无糖茶市场也难以避免这一竞争逻辑,即大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占据主导,而中小品牌则需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挑战。

而无糖茶的未来空间虽然广阔,但要说能成为“水替”或代替某种饮料还为时尚早。饮料市场竞争残酷,消费者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市场份额的分配。无糖茶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提高质价比,才能脱颖而出,有效延长自身生存周期。(鲁佳)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