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食尚北京
3上一版  下一版4
 
菜名 菜牌与菜单
版面导航     
 
2024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名 菜牌与菜单

 

如果把中国烹饪比作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座美食丰碑的话,那么独具匠心、底蕴深厚的菜名、菜牌与菜单,无疑是支撑其高出云表的基座。

菜上牌 才点食

众所周知,中华美食以“颜色美、味道美、形态美、器皿美”享誉海内外。在笔者看来,还应加上具有锦上添花之效的“菜名美”。

菜和人一样,“以名为先”。虽然中餐的菜名灿若繁星,但从职业角度推敲,还是能找出其中的规律。闻名知菜,菜如其名,“五美”交融,美食方成。

脍炙人口,以“味”定名,如麻辣牛肉丝、糖醋脆皮鱼、芥末鸭掌、家常海参;诱惑难挡,以“口感”定名,如香酥鸭子、脆皮乳鸽、酥鲫鱼;通俗易懂,以“烹调方法”定名,如干煸牛肉丝、火爆双脆、涮羊肉;不拘一格,以“厨具”定名,如连锅汤、砂锅白肉;风格迥异,以“调料数量”定名,如三杯鸡(一杯酒、一杯油、一杯酱油);别出新意,以“配料数量”定名,如八宝芋泥、八宝饭、五柳鱼(将五种原料切丝,与鲜鱼共烹);自成一家,以“三”定名,如三夹鱼、三套鸭、三不粘(不粘锅、不粘盘、不粘牙);耐人寻味,以“夸张手法”定名,如大救驾、叫花鸡、佛跳墙;匠心独具,以“始创者”定名,如李连贵熏肉大饼、东坡肉、宋嫂鱼羹;天赐机缘,以“食者”定名,如李鸿章杂烩、左宗棠鸡、太白鸡;雅俗共赏,以“地域”定名,如山东海参、合川肉片、香河肉饼、东安鸡;流芳市井,以“售卖方式”定名,如烧卖(原有捎着卖的意思)、担担面(以担担制售而得名);奇思妙想,以“寓意”定名,如桃花泛、它似蜜、樱桃肉;另辟蹊径,以“菜型”定名,如蚂蚁上树、炸扳指、虾须牛肉、蝴蝶海参;凸显积淀,以“典故”定名,如全家福、宫保鸡丁、东坡肉;独步食坛,以“汤”定名,如奶汤鱼肚、清汤燕菜、清汤肝糕;文采斐然,以“诗”定名,如半月沉江(南普陀寺的禅菜中有一道汤菜“半月沉江”,据说当年郭沫若先生对这道汤菜产生好感,赐名“半月沉江”,并吟出“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的佳句);百年传承,以“小佐料”定名,如姜汁仔鸡、蒜泥白肉;雅韵十足,以“花”命名,如菊花火锅、鲜菊龙凤丝、兰花肚丝、茉莉鸡片;余香三日,以“酒”定名,如啤酒凤翅、花雕醉虾、黄酒煨鸭;茗香悠远,以“茶”定名,如龙井虾仁、龙井鲍鱼、漳茶鸭子;齿颊留香,以“醋”定名,如醋熘木须、醋熘白菜、醋浇鱼;本味传承,以“酱”定名,如酱爆鸡丁、酱爆肉、京酱肉丝;技压群芳,以“糖”定名,如拔丝山药、冰糖肘子;名食相悖,以“误”定名,如水煮鱼、水煮牛肉;匪夷所思,以“奇”定名,如刨花鱼肚、怪味鸡、灯影牛肉。

闻名知菜 菜如其名

食有名,方为菜;菜上牌,才点食。如果说菜名是为厨师而定的话(没有菜名的导引,厨房无法事厨),那么“菜牌”就是为食客服务的。

菜牌是促成菜点与食客相连接的桥梁,没有菜牌的先行告知,食客很难甚至没法点餐。菜牌又有食牌、粉牌和水牌之说。从内容上看,还可以“菜牌”和“菜谱”来区分。

菜牌上通常只有菜名,供食客挑选,大致分为冷菜、热菜、汤菜、小吃、点心、主食等。根据笔者的经验,尽管菜牌上的菜点很有限,但由于在品种的选择上谨慎至极,所以对餐饮经营来讲,还是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其俗中显雅、雅中见俗,融质朴与奢华于一身,为零点散客点餐所常用。

本文所讲的“菜谱”,并不是教做菜的书,而是菜牌在餐饮经营中衍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零点散客在点餐时,是离不开菜谱的,换句话说,菜谱在点餐时着重于体现菜名以外的内容,即通常见到的有售价的菜牌。巴蜀烹饪的一代大家陈松如先生曾多次对笔者讲:“如果说菜牌是菜名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菜谱的编写,要通过体力和脑力的艰辛劳动才能完成,二者缺一不可。”记得当年听此话时,自觉很轻松,待到独立司厨后,方才体会到菜谱的编写果真不是那么简单。菜点的售价,要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计算能力完美匹配,才能恰当、合理地定出;对十之八九的餐饮人而言,成本核算都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

伴随经营理念的发展与变革,与之前相比,当今餐饮业所用的菜牌大致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简约到复杂,从局部到全面,从将就到讲究,从文字到配图,从直观到智能”这样的发展过程。

宴会未开 菜单先行

如果说菜名是从前人那里承袭而来,菜牌尽显师傅们的技艺精髓的话,那么“菜单”无疑是开列者炉火纯青之厨艺与妙笔生花之文采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杰作。

菜单也称“席单”,在厨事活动中通常指“宴会菜单”。何为宴会?宴会是有策划(提前准备)、有规格(用餐标准)、有目的(“宴而无会”为聚餐)的由宾主共同参加的食饮活动。陈松如先生曾说:“作为一种用餐方式,宴会可以说是高规格中餐之体现。”平心而论,因为当时刚刚入职,对陈先生所言只能做到一知半解,待实践经验丰富起来,才算有了“感同”与“身受”。

从种类上看,宴会可以分为冷餐会、酒会、茶话会、中餐宴会、西餐宴会等;从举办时间上看,宴会可以分为早宴、午宴、晚宴;从规格上看,宴会可以分为便宴、家宴、商务宴、外事宴、国宴等。宴会还可以从食材上(如燕菜宴、鱼翅宴、鲍鱼宴等)、风味上(汉菜宴、满菜宴、满汉大宴等)进行分类。尽管宴会的类型繁多,但从职业角度来看,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宴会未开,菜单先行”。

说起菜单的开列,笔者不禁想起罗楷经先生说的话:“当年家父(北京川菜的奠基人罗国荣大师)为开列一张讲究的大宴菜单,经常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特别是周总理的宴请菜单,有时还会去中南海与陈毅同志商讨。”每每想起这句话,笔者都对前辈的工作态度充满敬意。这样的业内美谈,在西绒线胡同五十一号的四川饭店也有——笔者在陈松如先生的日记中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我和储经理不时进中南海商讨周总理的宴请菜单,每次都是陈毅同志参与具体的菜点安排。”

菜单在业内被认为是宴会的基础设计(确定菜点的风味、风格与构成),砧板事厨的行为指南(食材的选择、刀工刀技刀法都要依菜单而定),炉灶厨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走菜顺序,要依菜单而定)。正因为菜单直接决定宴会的成功与否,所以当年陈松如先生在开列菜单时,都要深思熟虑,谨慎落笔。陈先生开列菜单的技能,在成都工作时就令同行刮目相看,来到北京的四川饭店工作后,宴会菜单几乎无不出自他手。一般规格的宴会菜单,在厨房就可以完成,但如果是较高档的大宴菜单,他会等到晚上在宿舍静心开列。

菜单通常由“宴会订餐单”和“宴会菜单”两部分组成。

宴会订餐单也称“菜单通知单”,主要作用是把订餐者关于本次宴会的所有需求,以文字的方式传递给饭店的订餐部门,再即时送达厨房。从内容上看,宴会订餐单主要包括主办单位、联系人、电话、人数、桌数、标准、外宾数、国籍、宴会时间九项内容。这些内容如果有缺失的话,厨房在菜单开列时极易出现失误。

宴会菜单的内容,是由菜点构成的,而菜点又分冷菜、热菜、汤菜、小吃、点心、主食等。菜单的内容看似简单,但真要开列出一张被业内认可、让食客满意的大宴菜单,没有高超的烹饪技巧、丰富的事厨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是无法完成的。根据陈松如先生数十年开列菜单的体会,一张完美的菜单起码要做到“食材荤素兼顾,山珍水产相融,刀工刀技刀法多元,色泽多变,个性突出;烤炸后上二汤,肴馔要百菜百味,口感要一菜一格,器皿要各式各样;冷热汤羹有序衔接,小吃面点随饭有菜”。反之,必会成为毫无新意的菜点堆砌。这正是:“承前启后是菜名,推陈出新为菜牌。砧炉妙笔做全才,质朴奢华菜成单。”

(刘自华)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