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食安延庆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推进夏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区局检验检测中心获金桥工程种子资金项目支持
延庆区校园食品安全事故联合应急演练举行
区市场监管局化解投诉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市场监管局化解投诉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报讯 近日,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一个12345工单,来电人反映,自己在购买糕点时,付款后商家坚持称未收到钱,自己只得二次付款,由此给自己带来了经济损失。

接到工单后,延庆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快速响应,立即前往涉事商家进行情况核实。

“他确实付了两次钱,但我们真的只收到一笔。”针对此情况,工作人员显得颇为委屈。“他昨天喝得醉醺醺的,说我们讹他的钱,我们跟他一起看了两次付款记录,第一次的收款人微信名称叫‘在路上!’,根本不是我们店,我们也不知道这笔钱给了谁,直到第二次付款,我们这里才收到。”

这一情况令执法人员一时间也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现场调取了事发当天店内的监控录像。经过对比录像以及对关键时刻的反复观看,令执法人员发现了端倪。

消费者第一次付款时,点亮手机屏幕后,手机界面直接处于输入金额的界面,这说明消费者在上一次手机锁屏时,就已经处于此界面。也就是说,消费者第一次付款时并未扫描店内的二维码,而是直接进行付款,至于付给谁了,消费者表示自己昨晚处于醉酒状态,自己也不记得。

根据此情况,执法人员大胆推测,当晚消费者饮酒后来店内消费,很有可能其在此之前在附近商铺消费时误扫了其他商家的收款码,导致手机处于输入金额界面,进入本店后,直接进行支付,导致第一笔金额误付给了其他商家。

根据此推断,本着全心全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态度,执法人员针对附近商家开展逐一摸排,仔细查验每家店铺的收款码名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排查后,执法人员终于在其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内发现了“在路上!”的收款名称,并顺利为消费者挽回了损失。

“真的太感谢了,没想到真的可以把钱找回来。”针对执法人员反馈的结果,消费者感动地说。最后,经过执法人员的努力,消费者对此结果表示十分满意,与商家的误会也成功化解。

面对此工单,延庆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不辞辛苦,明察秋毫,面对难点、堵点,紧紧把握核心困难,有针对性化解,成功挽回消费者损失。下一步,延庆区市场监管局将总结反思,积累经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