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朝阳区百余种特色番茄迎来盛果期
怀柔区雁栖镇两农场获评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海淀区举办第二十四届樱桃文化节
昌平区一处高标准农田率先开镰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平区一处高标准农田率先开镰

 

本报讯 田杰雄 风吹麦浪,夏收正忙。近日,昌平区兴寿镇一处500亩高标准农田已率先开镰。未来一个月内,昌平区小麦进入“麦收时间”。 老话讲,“芒种芒种,抢收抢种”。在昌平区兴寿镇的天意蔬果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内,伴随着收割机器的轰鸣,金黄麦浪中留下一条笔直的车辙痕迹。

“现在为了保护性耕作,我们使用的是免耕技术,省时省力,小麦地不用旋耕,可直接播种,短短几小时我们就能把玉米种上。”权克满是昌平区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称这些年来,每到6月,合作社的农机都会开足马力,保证昌平区各镇的小麦颗粒归仓,今夏合作社预计收获2000余亩小麦。

另一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友东介绍,为了降低机损率,每年农机下地前,都要经过多次的调试和改进,“得调换机械中的筛子和齿条,恰到好处地吹出麦糠,留住麦子。” 别小看这0.3%的降幅。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中,我国“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若能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

目前,昌平已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区小麦将由区内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收割。据昌平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刘攀介绍,今年昌平区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在兴寿、百善、小汤山、十三陵、沙河、崔村、马池口、阳坊等镇街,6月中旬进入麦收高峰。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