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贡宪云 冯阳 近日,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在天津举行。从通报会获悉,一年来,京津冀三省市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扎实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开创新局面。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同比增长109.8%。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通武廊”合作,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与中关村通州园、廊坊开发区建立对接机制。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新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持续强化,2023年京津冀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3%。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已实现全覆盖。
此外,三省市人社部门还共同发布了一批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截至目前,京津冀居民持社保卡在三地可实现22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000家医疗机构“一卡通结”、3909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等跨区域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