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庭必备减盐技巧请收好
“夜宵顶流”小龙虾 会吃吃好更健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宵顶流”小龙虾 会吃吃好更健康

 

近日,小龙虾降价相关信息多次登上网络热搜。不少小龙虾爱好者在评论区直呼“高兴了”“这样我每天吃两顿小龙虾”……然而也有一些人们表示担忧,因为他们曾听说:“小龙虾生长在臭水沟,喜欢污水,重金属超标,不能吃”。那么,小龙虾真有这么脏吗?

小龙虾通常重金属超标?

很多人都听说过: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重金属超标,对健康有害等说法。

实际上,传言并不属实。

首先,就生长环境来说,小龙虾并不适合生活在污水中。现在的小龙虾都是规范化人工养殖,通过对虾苗的强化培育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过程中需要适当进行水体的施肥与清理,要保证养殖区的水质透明度与清洁度,保证水质干净。

也有实验显示,小龙虾对高浓度的氨氮型污水不仅没有偏好,而且当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主动躲避,如果躲避不及便会发生行为异常乃至死亡。所以,这足以说明小龙虾也喜欢干净的水源,污水并不利于小龙虾的生存和繁殖。

其次,关于小龙虾重金属含量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对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腹部肌肉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低于虾头,大致趋势为虾头>外壳>鳌足>腹部肌肉。

这是因为小龙虾的肝、肾、胰等解毒和排泄器官都在头部,这些器官可以产生大量的金属硫蛋白来束缚重金属元素,因此,重金属元素更容易集中在小龙虾头部;此外,外壳也是小龙虾处理重金属的重要部位。

所以,如果真的特别担心重金属的问题,爱吃小龙虾的你,可以别嗦小龙虾头。

需要指出的是,小龙虾的重金属含量和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如果规范化养殖,保持水源质量,就能确保小龙虾肉的安全性。市面上正规小龙虾可食部(腹部肌肉)的重金属含量都在安全限制内,可以放心食用。

购买小龙虾需注意4点

近日,各地小龙虾陆续上市,大家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宜才能买到好的小龙虾呢?

一是看状态。小龙虾最好买鲜活的。这是因为甲壳类动物最重要的器官是一种名为中肠腺或肝胰腺的构造,这个腺体会分泌消化酶来分解食物,也要吸收、储存脂肪,一旦甲壳类动物死去,它会成为让其快速腐败的源头,消化酶会破坏腺体中的小管,并向外扩展至肌肉,使肌肉变糊、变软,微生物繁殖也会增加。并且夏季温度高,更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如果买回家后还需要存放一段时间,最好 0℃ 冰温贮藏,保存期不超过11天;4℃条件下冷藏,鲜活小龙虾的贮藏时间建议控制在8天内,小龙虾死后立即冷藏的,贮藏时间在4天以内。不过,考虑到口味和安全,咱们还是不要这么极限,买来小龙虾当场下锅,落肚为安才对得起食材。

冷冻龙虾尾一般是在小龙虾鲜活的时候经加工而成,可以放心烹调食用。不过,建议一次少买,家用冰箱冷冻久了会导致肉质变韧,口感下降。

二是闻气味。新鲜小龙虾有其固有的腥味和香味,如果有腥臭味、酸味和氨味就是不新鲜了。

三是摸手感。新鲜的龙虾肉,按压有弹性、不粘手、组织紧密。

四是看“出身”。最好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人工养殖的小龙虾,不要买野生小龙虾。

小龙虾的烹调建议

水煮小龙虾会散发出类似核果、爆米花般的香气,吃起来还会有些鲜甜。如果将小龙虾带壳煮,通常味道会更好,这是因为小龙虾的外壳不但会留住肉的风味,本身也含有蛋白质、糖类与色素分子,能让接近外壳位置的肉风味更佳。

另外也要注意烹调方法,前面说了,小龙虾本身确实是高蛋白、低热量,在控制体重方面很有帮助。但也不能不考虑烹调方式,如果经常吃麻辣小龙虾、油炸龙虾尾、油焖小龙虾等重口味烹调的小龙虾,可能会越吃越胖。相比之下,清蒸小龙虾、蒜蓉小龙虾会更健康一些。

哪些人要少吃或不吃?

痛风人群 小龙虾的嘌呤含量为174mg/100g,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最好别吃。有些人喜欢在吃小龙虾的同时来瓶啤酒,这样的搭配更容易诱发痛风。

高胆固醇血症人群 小龙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为121mg/100g,是猪里脊的2.2倍,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要少吃或不吃。

过敏人群 原肌球蛋白是虾类中的一类主要过敏原物质,如果你吃其他虾会过敏,最好也别吃小龙虾了。过敏会导致出现皮疹、腹泻、哮喘、休克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其他疾病相关人群 比如哮喘、肾病、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人群等,需遵医嘱判断是否能吃。

(薛庆鑫)

富含视黄醇 可以缓解视疲劳,保护眼睛。

高蛋白 低脂肪 很适合需要减肥的小伙伴。

富含硒 硒含量高达39.36mg/100g,可以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

富含锌 为2.79mg/100g,吃100g小龙虾就能分别满足一般男性和女性每日锌需求量。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