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奇茹 鹿杨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在“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题采访中了解到,一颗颗从北京中关村出发、向津冀播撒的“金种子”已在此落地生根,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在三地深度融合,京畿大地一派勃勃生机。
从中关村到“未来之城”
“未来三年,我们希望雄安公司的人员规模上百、销售额上亿元。”站在开业不久的雄安数字城市安全总部的会议室里,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刘军满怀信心地阐述着新计划。
电子政务、工业生产、医疗、交通、水利……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面临网络攻击的威胁。而天融信的任务,正是护卫城市各行各业的网络安全,第一时间预判、识别并解决安全漏洞风险。
3月28日,天融信雄安数字城市安全总部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开业,1300平方米的场地里,包含了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展示中心、培训中心和办公区等各种功能区。近期,公司三大攻防实验室之一的“赤霄实验室”也将迁入雄安,以加强对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安全和入驻企事业等单位的网络安全攻防服务支撑能力。
“类中关村”生态扎根
走进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内,集成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展示交流中心、共享路演厅、共享会议室、咖啡图书吧等一应俱全。去年8月30日,园区正式揭牌,如今,以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科技服务为产业主导,园区已聚集包括天融信、利亚德等龙头企业,以及竹云科技、眼神科技、妙心生物等具有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类似中关村与雄安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演着。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园区里,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超5000家高精尖企业在此落户。
“‘类中关村’的集成服务体系,推动我们在新的土地上加速成长。”零氪科技公关总监郭晓龙说,作为一家2014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的大数据医疗企业,他们已累计服务了400万名肿瘤患者。“入驻园区后,区审批局在园区设立了工作站,原本需要去审批局才能办理的业务,在园区工作站就能办。”郭晓龙说,园区还会定时为企业精准推送匹配企业领域的政策,确保每家企业都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试验田”长成“丰产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块块“试验田”,正成长为协同创新的“丰产田”。
“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天津。提起园区里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威努特是工控安全行业绕不开的领军企业。作为公司第一批搬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技术骨干,天津威努特研发总监王方立坦言:“我跟公司一样,职业生涯从北京开始,在天津开拓。”
人才落户等后顾之忧在园区推动下一一解决,王方立一门心思放在研发上,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工控漏洞挖掘平台获得了国际自动化协会安全合规学会颁发的国际认证证书,也是全球仅有的六家、全国第一家获此认证的企业。扎根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7年间,天津威努特的研发团队也由最开始的3人,壮大到20余人。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引领地,北京的“创新因子”正加速飘向津冀大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交上创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