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食安怀柔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怀柔区凝心聚力扎实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智慧监管——为力不同科
怀柔区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慧监管——为力不同科
“2211321”示范引领项目(一)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怀柔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此次重要发展时机,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生动实践,作为构筑“怀柔科学城”餐桌安全的实战检验。以“四个最严”为统领,以“两个责任”为保障,以生态涵养保护为主导,以多元联动为机制,立足“科、学、怀、柔、食、安、城”“七字真言”,选取工作基础扎实、群众满意认可、创建成效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工作,逐步形成了“2211231”特色食安示范引领项目带动了怀柔区“创食”水平的整体提升,打造了“科学怀柔食安城”“创食”品牌。

《论语·八佾》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比射箭,主要不是看能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而是在于是否能射中目标,因为各人力气大小不同,自古如此。”如果把监管比作射箭,这就告诉我们能够射中目标的监管,讲究的是智慧。

AI智能,无处不在。“创食”以来,怀柔区立足“互联网+食品安全”,充分应用七个数字监督平台,依托平台大数据,确立了“创在善、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管在半、食在健、安在线”的全新监管理念,加强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形成了“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智慧精准监管新模式。“智慧监管大脑”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和效能,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为以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全系统应用覆盖,让食品身份“脸谱化”

立足“创在善”,充分应用数字服务平台(e窗通2.0)许可审批系统。用于《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批、查询。该系统将主体审批和许可审批融入同一系统,实现同一系统对经营户的审批与查询。

立足“人在干”,充分应用餐饮单位风险分级系统。该系统主要对餐饮单位经营资质、从业人员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控制等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按照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监管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对较高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监管优先于较低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监管,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立足“数在转”,充分应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该系统包含全区监督抽检结果,通过检测结果规划下一次跟踪抽检的单位,并把抽检不合格的单位列入重点检查单位行列,加强对其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2023年共计完成抽检任务3120件,其中不合格234件次,均给予警告或罚款行政处罚。

立足“云在算”,充分应用“阳光餐饮系统”。该系统由企业和执法人员共同使用,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完成风险管控清单的设置。同时,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模块中将自查过程中的照片录入系统;执法人员通过管理端查看企业自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企业完成整改,实现非现场执法。

立足“管在半”,充分应用监督检查系统。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通过手机App录入检查信息,实现无纸化办公。系统自带查询功能,可查询以往检查信息,使执法人员对各单位检查时更有针对性。

立足“食在健”,充分应用综合执法办案系统。执法人员在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时(现场检查、抽检不合格、投诉举报)通过该系统进行行政处罚案件的制作。处罚信息在“阳光餐饮系统”和“北京企业信息网”进行公示。同时接受过处罚的企业将成为执法人员重点日常监管对象。

立足“安在线”,充分应用投诉举报系统。此平台,不仅能够实现问题咨询、投诉反馈等基本功能,更能发挥多功能优势,涵盖了市民服务、应急救助、意见征集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一系统,政府能够更加高效地与市民互动,为市民提供更便捷、贴心的服务,推动政务与市民之间的紧密联系。

全要素归集数据,让食品身份“标准化”

以数字化赋能食安基础。怀柔区市场监管局依托智慧监管系统,对许可信息、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抽检结果等大数据进行归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对辖区内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类分析,这些数据的集成不仅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抽检系统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食品类别进行统计并及时反馈给监管部门,能够提升抽检活动的针对性,2023年累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150户次,食品流通主体6340户次,餐饮经营主体11133户次;2023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检监测2007批次,其中食品销售领域1395件,食品生产领域250件、餐饮服务领域362件。

全主体精准画像,让食品身份“拟人化”

以数字化赋能风险分级。智慧监管的另一大亮点是风险分级模型的构建。通过对餐饮单位经营资质、从业人员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控制等情况按照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监管部门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对较高风险生产经营者的监管优先于较低风险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该系统能够为不同的主体绘制出精准的“画像”,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这不仅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监管环境。在智慧监管的框架下,各类许可信息、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抽检结果等数据被系统地归集和整合。这些数据的集成不仅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过程留痕追溯,让食品身份“档案化”

以数字化赋能风险防控。怀柔区作为生态涵养区,辖区内有红螺寺、雁栖湖、幽谷神潭、水长城等多个知名景区,民俗户较多,经营情况随季节波动较大。针对旅游旺季,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消费习惯和食品安全风险点,解决监管环节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延展监督管理链条,加强了对旅游景区周边餐饮单位的监管,提升了旅游食品安全水平。以慕田峪景区所在地渤海镇为例,2021年渤海镇餐饮经营户为334户,2022年渤海镇餐饮经营户为335户,2023年渤海镇餐饮经营户为336户。说明该区域餐饮经营户较稳定,辖区可开办餐饮店的地址已经饱和。分类分级系统显示该区域餐饮经营户为80户,其中A级19户、B级50户、C级6户、D级5户;根据以上数据可看出该区域民俗类阶段性经营户较多(旅游旺季经营,淡季不经营),由于辖区游客流量较大,辖区经营户风险等级较高,监督频次也大多在每年4次和每年3次。(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