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天津市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以草莓和蓝莓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两莓”产业,按照“强龙头、抓示范、育人才、壮品牌”思路,大力推广设施化、精品化、智慧化栽培模式,并在渠道拓展和品牌打造上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种植、采摘、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两莓”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实现由农产品向旅游商品、零食消遣品转变,助力打造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的落实。
龙头带动,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在天津市蓝莓种植最为集中的蓟州区马伸桥镇,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指导服务,指导马伸桥镇政府立足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推动蓝莓种植实现园区化发展,打造了3000余亩的蓝莓产业园区,已有天津汇丰蓝莓种植有限公司等2家龙头企业进驻,并带动成立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54家,实现联农带农1000余户,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在滨海新区汉沽街,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永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了以汉沽街大马杓沽村、小马杓沽村等村为主,集中连片近400余亩的草莓采摘聚集区,带动农户上百户,现已成为天津市连片种植草莓最大的区域。
技术示范,带动农业增产农户增收
一是针对草莓种植,市、区两级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随株、圣诞红、粉玉”等新品种,同时有效集成稀土转光膜、草莓高架栽培、智能放风、自动灌溉、草莓套种小西瓜等技术模式,示范基地平均产量提高15%,亩均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1200元以上,生产管理效率提升30%~50%,增产提质增效成效显著。二是针对蓝莓种植,引进奥尼尔、莱格西、薄雾等优质蓝莓品种,并通过整合资金,引导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配备自动卷帘机、滴灌技术,有效提升了蓝莓种植的环境控制能力和产品品质,蓝莓采摘价格最高可达150元/斤。
引育人才,提高产业“科技范”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 “头雁”项目,吸引并培育了一批以开心家庭农场吕欣,由合智慧农场孙崧为代表的85后新农人,大力发展设施化、数字化、智能化蓝莓、草莓种植模式,成功将物联网、大数据、数字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新技术进行整合,对棚室的温度、湿度实时监测,并利用手机终端精准控制灌溉施肥,形成覆盖生产全环节的数字控制模块,并应用基于二维码扫描识别的全程可追溯技术,成功为全市“两莓”产业发展打上了高科技的烙印。
壮大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持续探索建立“两莓”产业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路径,结合“津农精品”品牌打造,重点培育汉沽马沽草莓、汇丰甄怡蓝莓、蓟之蓝蓝莓等一批“特而美”的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引导种植主体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服务,大力发展“草莓节”“蓝莓节”等节日活动,并同步引导种植主体拓展电商、直播、微信群团购等销售新渠道,推广从基地(Farm)到终端消费者(Custom)的F2C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从田间到舌尖的距离。(天津市农业农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