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海淀区三部门联合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西城区15家企业获评“诚信服务承诺单位”
昌平区发“黄牌”警示高投诉经营主体38008户次
通州区举办诚信服务承诺主题活动
朝阳区宣贯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管理规范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3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淀区三部门联合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

 

本报讯 为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竞争秩序,近日,海淀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海淀分局、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共同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护民生 数字赋能治理助发展”座谈会暨《推进销假销劣类投诉线索联动共治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签约仪式。活动邀请了市、区两级部分人大代表参加。

《协议》的签署旨在以打击销假销劣类案件为业务主导,以整合辖区销假销劣类投诉数据为抓手,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技术支持,以实现违法犯罪线索成案为目标,深化行政与司法协作。《协议》约定,三家单位要立足各自职能,把握销假销劣刑事案件特点和办案规律,深化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领域行刑衔接工作,在数据线索研判、数据共享安全、行刑衔接线索调查核实、涉刑案件线索流转受理等工作中深化协作配合,提升全链条打击效能。

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齐建云在座谈会上指出,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中,三部门联动配合,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然而,当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然屡禁不止,三部门之间必须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销假销劣类投诉线索共治工作新局面,确保每一起涉刑案件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查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十二队队长张晓慧以“数字赋能开拓行刑衔接工作新局面”为主题,结合市场监管局职能,分享接诉即办转立案工作的先进经验,围绕数字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介绍行刑双向衔接工作的实践做法。

知识产权作为市场竞争中重要而稀缺的资源,是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及市区两级工作部署,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相衔接,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方式,与检察院、公安局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执法十二队积极配合区检察院推进落实“销假销劣类投诉涉刑线索未移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行刑衔接实际应用落地,根据大数据算法对投诉举报工单数据进行筛选、归集,分析摸排销假销劣违法线索,精准做到“诉前打击”,2023年成功查处知名白酒和电子配件领域商标侵权案件6起,罚没款22.90万元,查扣物品1575件。此外,形成“行政摸排,司法介入”工作模式,今年年初接到某商铺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与检察院商请后,将案件线索移交至公安局。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三家单位合力提升执法司法能力,推进数字执法、综合治理的创新举措。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将立足部门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提升执法效能,为营造区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贡献力量。

(海淀市场监管)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