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薇 从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为了让师生吃好开学“第一餐”,本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提前动手,充分利用学校“寒假”窗口期,助力学校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在2月26日开学日的当天,执法人员深入学校、学生餐配餐企业第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一大早,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走进辖区的一家学生餐配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从业人员的健康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关,执法人员一进门,就检查了这家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和晨检记录,并叮嘱管理者不能让员工带病上岗工作。随后执法人员进入加工制作车间,围绕食材清洗处理、加工制作、分餐分装、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开展检查,强调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工器具分类使用。同时,对留样食品的留样量、贮存条件、留样记录等进行了检查。此外,执法人员还现场检查了送餐车辆的消毒记录,查看了食品封签,检查了餐盒是否干净整洁、无破损撒漏。
执法人员现场提示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据其加工能力确定加工制作数量和配送距离,并通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及时发现加工制作过程中的风险隐患,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按需配餐,制止餐饮浪费。
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也开展了开学前学校食堂安全检查。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通过对学校食堂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等从业人员进行随机食品安全问答的方式,巩固提高校方人员食品安全领域业务能力,并且针对寒假前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在寒假期间,就联合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召开了昌平区中小学、幼儿园、驻昌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培训会。针对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食品储存、加工操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及摆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