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周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场监管总局拟将液态婴配纳入注册管理
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央储备粮监管智能化全面提速
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
依法严厉打击食药环知领域犯罪成效显著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纪文慧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在沿海各地加速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下,截至2023年年底,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建成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倍和2.4倍。

水产品是重要农产品,能够增加食物总量,缓解主粮和畜禽产品供给压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对海水产品的需求刚性增加,在陆域与近海养殖空间趋紧的情况下,蕴含广大潜力的深远海养殖是建设“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的设施装备更为先进、养殖技术更为领先、产业链更为完备。”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深远海养殖除了能够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外,还能有效带动水产育种、预制菜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力推动海水养殖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从设施装备水平看,深远海养殖采用的重力式网箱能够实现在20米水深的湾口开放海域稳定养殖,是目前深远海养殖最主要、最成熟的养殖模式;桁架类网箱开发出了全潜式、半潜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种类型。养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从配套养殖技术看,针对深远海养殖,沿海各地结合实际研发了一批适养新品种,大西洋鲑、许氏平鮋、军曹鱼等高值品种的选育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从海洋生态保护看,深远海养殖通常布设在水质更优、流速更快、生态容量更大的海域,鱼类在天然的环境里生长,发病少,用药少。养殖的废弃物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对环境影响比较小。

当前,深远海养殖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作为新兴产业,深远海养殖涉及养殖生产、装备建造、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检验登记等多个方面。其中,优化养殖用海管理、推行生态化养殖用海方式,是促进海水养殖业提档升级、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基础。

2023年12月13日,《关于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从科学确定养殖用海规模与布局、分类管控新增养殖用海、稳妥处置现有养殖用海等六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