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首都餐饮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年夜饭“最低消费”“套餐”成订包厢门槛
餐饮板块走强 多家餐企年菜礼盒热销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4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夜饭“最低消费”“套餐”成订包厢门槛

 

本报讯 张楠 王琪鹏 龙年春节临近,京城年夜饭预订场面火爆,年夜饭包厢更是“一间难求”。据了解,有的餐馆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人均消费需达到数百元才能订包厢;有的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套餐,大多在2000元起步,选套餐才能有包厢。有消费者指出,年夜饭预订设“最低消费”,间接助长了舌尖上的浪费。

笔者走访发现,为满足市民预订年夜饭的需求,大多数餐馆都推出了各色套餐。在西城区“四世同堂”烤鸭店,一桌年夜饭价位从1288元到6888元不等,可以满足6到14人的需求。但要想坐得宽敞些,订大一点的包厢,就必须要点2388元以上的套餐。

“2388元的套餐是10位的,8个人也可以用。”服务员表示。据了解,这份标价2388元的“吉庆有余”套餐菜单相当丰盛,包括烤鸭在内,一共是11道热菜6道凉菜,除此之外还有主食和汤羹。服务员表示,包厢虽然只能点套餐,但套餐的价格要比单点菜品加起来还要优惠些。“我们推出套餐只是为了方便备菜和制作,客人并不会吃亏。”

这种看似“不吃亏”的优惠,却让许多消费者无福消受。究其原因,随着家庭越来越“小型化”,大家族式的聚会越来越少。在年夜饭聚会中,常常出现小包厢坐不下,大包厢坐不满的尴尬。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安少宁表示,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推出年夜饭套餐,是因为春节期间人手少、接待量大,餐饮企业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出菜慢的问题,消费者投诉一直居高不下。”相比之下,可以提前备餐的套餐就成了餐饮企业的选择。事实上,除了逢年过节、婚宴这种特殊情况,餐饮企业一般都不会推出套餐服务。

安少宁建议餐饮企业推出更多档位的年夜饭套餐,满足小型化家庭的需求。同时,餐饮企业也要做好服务,提前进行沟通,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偏好,避免食物因为不适口而浪费。“现在很多餐饮企业推出的年夜饭套餐是根据人数多少来制定菜单,有多少人就准备多少菜品,从而避免浪费。”

笔者发现,一些餐馆在平日里其实并未设置最低消费,也并不强制要求消费者必须购买指定套餐方可预订包厢。“过年了嘛,大家放假,我们属于加班。”对于为何在春节期间设置“最低消费”,一位餐厅服务员这样解释。

“为了更好的就餐环境,多花点钱倒没什么,就是看到食物被浪费,有些不忍心。”市民于先生表示。

餐饮场所设置“最低消费”,一直为人所诟病,并引发不少消费纠纷。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曾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2021年,《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提到,“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明示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得诱导、误导或者迫使消费者超量点餐。”

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业食物减损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同样提到了禁止设置“最低消费”的内容。征求意见稿要求,包厢不设置最低消费,同时不强制消费指定套餐。

“设置最低消费肯定是不应该的。”对于预订包厢的消费限制,安少宁认为,餐饮企业可以收取适当的包厢服务费。“毕竟,使用包厢就相当于享受了包厢的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对双方都很公平。”不过,因为餐饮企业地段、档次的不同,包厢服务费没有统一标准。安少宁建议,餐饮企业应当在明显位置注明包厢收费标准,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花钱,从而避免纠纷。

“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说,餐饮企业也要减少浪费。”安少宁说,随着反对餐饮浪费深入人心,一些大的餐饮企业已经作出了表率。许多企业根据年夜饭的预订量预订食材,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浪费。同时,消费者也要量力而行,做到不铺张浪费,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安少宁表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要共同努力,才能让年夜饭充满“烟火气”,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