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冬季,眼下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农闲时节。然而对顺义区的农户来说,“冬闲”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正好是“充电”交流的好机会,在特色作物培训班里学习新知识,提高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
近日,顺义区农服中心举行了一场为期两天的特色作物冬季新技术培训,邀请了国家级和市级的农业专家,培训内容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识别、品牌创建等,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链条,进一步提高全区特色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水平。
区农服中心农科所所长徐茂说:“顺义区特色作物生产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展培训,一方面农户学习时间充裕,另一方面前段时间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影响,通过培训可以让农户掌握科学应对的方法。”
特色作物是区别于普通瓜菜的作物,以北务镇林上村的老兵农场为例,这里种植了草莓、西甜瓜、火龙果等特色作物。区农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顺义区草莓种植面积位居全市前列,西瓜产量居全市第二位,甜瓜种植已成为特色种植产业。
顺义区依托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在北京都市农业中的核心作用,逐渐将特色作物种植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作物种植可以丰富市场供给,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同时农民能切实增收。北务镇林上村老兵农场负责人王海介绍,“区农服中心每年举办冬季培训,我们种植户在作物防冻、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