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导读
下一版4
 
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把好年货“食品安全关”
构建食品安全屏障,守护市场秩序健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食品安全屏障,守护市场秩序健康

 

□ 张健

近日,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紧密携手,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三地执法协作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安全、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三地对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此次案例发布,既是对以往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三地联合开展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和启示。在这一过程中,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制定的协作机制和体现的协同作战精神,为未来提供了有益经验。

京津冀三地开展联合监管的动因主要源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面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挑战,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选择联合行动,旨在通过协同努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强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水平。这种协同监管的模式有助于打破行政界限,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协同发展,更有效地应对复杂性问题,形成整体性的监管网络,从而提升监管效能,维护社会秩序,为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京津冀三地协同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为提升整体监管水平和促进协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协同监管加强了信息共享,实现了监管资源的高效整合。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实时数据的互通互联,使得涉及跨区域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共同关注,此次案例发布即是一例。这有助于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迅速应对潜在风险,形成监管合力。信息共享优势在整个监管链路上实现无缝对接,使得问题的监测、发现、处理更加迅速、精准。

协同监管实现了监管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多方合作的模式。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管领域各具专长,通过协同,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发布的食品安全类二次灌装、假冒包装等案例为例,通过合作,不同地区的监管部门能够形成协同工作的模式,使得监管覆盖更广、力度更大。

三地协同监管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案例方面表现出色。面对一些涉及地域较广、证据链较长的案件,通过联合执法,三地监管部门共同行动,迅速锁定问题,采取果断措施,实现了对案件的高效调查和处理。这为类似案例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形成了应对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模式。

未来,为了进一步提升京津冀三地在联合监管方面的成效,建议继续针对性地加强合作,以更专业高效地应对食品安全和其他领域的监管挑战:

加强法律体系协同。三地可以共同研究、修订相关法规,使其更适应协同监管的需要。建立更加统一、协调的法律框架,以便更高效地处理涉及多地的监管问题。此外,可以深入探索建立联合法律服务机制,提供法律咨询和协助,促使法规更好地在三地范围内得以贯彻执行。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