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河北六大行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天津落实好田管措施确保“两节”蔬菜供应
迁西县发展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首届天津·汉沽草莓文化节启动
青县特色果蔬“组团”进京闯市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4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县特色果蔬“组团”进京闯市场

 

本报讯 贾宏博 白亚军 这几天,虽然室外天寒地冻,但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温室大棚内却春意盎然,紫叶甘蓝、佛头花椰菜、樱桃番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令人目不暇接。

司马庄村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如今,司马庄村蔬菜种植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达到1280亩,先后引进观赏南瓜、拇指黄瓜、迷你菜瓜、樱桃番茄等适合采摘的特色蔬菜1000余种,已成为集采摘、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生态观光乐园。

原来,这个智能保温棚内墙配备太阳能袋,与棚内地下铺设的地暖管、地上设置的通风管相连通,实现了水和空气双循环。同时,还配备了智能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升温系统等自动化设施,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即使到了冬天,这里也能产出高标准的瓜果蔬菜。

围绕着“把蔬菜种出花样、种出品质”,司马庄村一直在创新。走进占地2400平方米的菜博园,处处都让人大开眼界:三角立柱栽培、旋转A字架栽培、鱼菜共生系统……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多达15种。

凭借有“颜”又绿色的蔬菜种植模式,销量自然火爆。在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蔬菜打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分拣、打包、装箱。“我们会选取9到10种当季蔬菜打包成礼盒,销往京津冀市场及全国各地。这样的蔬菜礼盒,我们一年可以销售40万盒左右。”潘艳说。

“清晨青县园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北依京津的沧州市青县,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以及特色鲜明的农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京津市场的“菜篮子”,与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等20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近100家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供京津蔬菜100多万吨,年销售额可达30多亿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走进沧州市青县河北大禹种业有限公司的种子仓库,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不同设施蔬菜种子进行筛选、分级,这些优质的种子将销往京津冀等多个省市。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河北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

“河北深入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联合北京共建115个环京周边基地,成为京津最主要的蔬菜供应省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宝岐表示,河北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京津冀1.1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体,高品质蔬菜需求呈增长态势。

刘宝岐介绍,河北是北方设施蔬菜重点省,全省设施蔬菜面积达362万亩,并保持着年增10万亩的发展势头,冬季日供鲜菜和冬储菜近10万吨,夏季日供近20万吨,多种蔬菜可实现四季生产。净菜、鲜切菜、预制菜发展迅猛,蔬菜加工企业达2171家,其中鲜切菜企业72家,成为供应京津市场的新生力量。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