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承德县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土特产撑起大产业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12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承德县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优质农业

 

本报讯 近日,河北承德县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北京推介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上,与会嘉宾一致表示,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维持承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承德对京津冀区域饮用水与生态环境保护沉甸甸的承诺和责任。

据了解,为了确保“一泓清水送京津”,承德县的农业发展之路通过不断探索,已经逐步从过去的简单粗放型转向生态绿色型发展。目前承德县政府坚定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转型发展,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做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绿色、优质农业的新路子。

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链赋予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承德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有优势,将发展壮大绿色优质农业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抓手,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推动形成“南果北菌中部菜、工厂化养鸡无公害”的农业产业布局。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4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51亿元,建设农业产业项目117个,打造各类农业产业基地300余个,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了以果品、食用菌、蔬菜、肉鸡、杂粮等五大产业并驾齐驱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果品产业方面,全县以苹果为主的水果果树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总产量37万吨,产值15亿元。

食用菌产业方面,全县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3.5亿棒(袋),产量35万吨,产值35亿元,以香菇、滑子菇、平菇、双孢菇、杏鲍菇、黑木耳等品种为重点,现已建成南部雾灵山、北部北大山等四大产业基地以及金菇菌业、承德双承等十大菌棒生产基地。

蔬菜产业方面,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蔬菜年产量68万吨,产值11亿元。以河北省蔬菜提质增效十大技术为重点,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了以老牛河川、武烈河川等四条万亩示范带为主要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畜牧产业方面,全县生猪存栏13.49万头,出栏29.85万头,产值13亿元;肉牛存栏3万头,出栏4.3万头,产值8亿元;羊存栏7.04万只,出栏12.05万只,4亿元,蛋鸡存栏244.9万只,产值4亿元,肉鸡存栏580万只,出栏3500万只,产值16亿元。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7.23万吨、1.92万吨。

杂粮产业方面,杂粮种植面积3.39万亩,平均亩产264.7公斤,总产量0.9万吨,产值0.6亿元。

系列乡村振兴政策带动近十万农民致富

为了顺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承德县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建立了一大批面向市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9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4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60家,直接带动3万余名农民致富。

更可喜的是,承德县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达40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37家。这些龙头企业成为承德生态绿色高校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开路先锋。承德县嘉沃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投产以来,收购苹果0.5万吨,支付果农果款0.4亿元,有力地带动了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优质农产品。承德县出产的绿色农产品正在京津市场初试锋芒,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截至目前,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业产品品牌如“果三两”“双承”“熙野”等超过40家,国光苹果2017年以第1位入选河北省十大地域公用品牌,先后获得“中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2022年更入选奥运推荐果品。

(新华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