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全面排查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有效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严把准入关口,加强政策宣贯学习。将《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京津冀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三个文件及时传达到各市场监管所,并根据实际辖区实际开展相关工作,严把食品经营许可准入关口,严格许可审查,规范审批流程,严格许可标准。截至目前,共办结流通领域食品经营许可111件,开展集中宣贯学习3次。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以农村商超、便利店等食品经营主体为重点,以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为重点检查事项,严密排查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购销台账及索证索票等制度。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标签不全食品、过期食品和进货渠道的检查力度和频次。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82户次,出动执法人员564人次,未发现相关违法违规问题。
三是加强抽检监测,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充分利用12345、12315热线等平台,加强对农村食品投诉举报、舆情舆论等信息数据的分析研判。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抽检,重点对水产品、畜禽肉等高风险食品品种、“两超一非”相关项目的检验频次。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00批次,检出不合格4批次,立案4起,罚没款合计2614.10元。